【營建你我他】新竹市如何佩合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讓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一美好環境?(上集)

Written by on 2019-08-21

問1:新竹市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地方政府如何通盤性規劃並了解需求,讓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一美好環境?
新竹市因發展較早,路幅狹小未將人行道空間納入規劃設計,近年來本市以人本觀念建置行人友善環境,並同步檢討現有人行空間環境,以提供行人友善步行空間,目前優先檢討學校周邊步行系統,向營建署爭取相關經費,以辦理相關人行道改善優化,配合學校周邊完成後,逐步向外推展,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統。
統計自104年起,向營建署爭取經費辦理人行環境規劃建置案共計39案,其中21案已完成,18案目前規劃建置中。

問2:新竹市政府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做了哪些建設?
自106年起配合內政部營建署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本市申請了,亮點計畫1件、非人行環境類4件及人行環境類10件,其中人行環境類,多為國中小學周邊通學步道建置與改善。

此外,本市步行城市計畫獲前瞻補助3.62億元經費包含(1)改造車站下沉式廣場與東門城周邊、(2)改造建國公園與城隍廟周邊環境、(3)銜接隆恩圳、護城河、經國綠園道、(4)新建汀甫圳學府之道、(5)改造長和、綠光、民族公園與新竹公園市民廣場、(6)發展全市性步行指標系統等,串聯都市步行空間。

問3: 在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中,最需要人行道建設、最需要我們特別重視的「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三寶,新竹市政府有何保護政策呢?
「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也是本市推動人本交通建設時最重視的服務對象,所謂再窮能窮教育,在苦不能苦孩子,本市目前推動的計畫,優先以國中小學周邊通學步道為目標,進而向外拓展,同時兼顧老人與身權團體需求,於無障礙設計時符合內政部營建署布頒的「都市人本交通規畫設計手冊」規範,提供友善易行的人行環境,例如設置大於1比12的無障礙斜坡道、設置警示帶及定位磚供盲人辨識等。

此外,也配合營建署推動行人穿越道線設置於路段及設置行人穿越庇護島等措施,在本市路平計畫或道路改善工程,一併調整施作,提供行人穿越車道有更安全的庇護空間。

問4: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請問新竹市政府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高齡化社會人行通行環境?
新竹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最年輕的城市,因為新竹市生育率是全國最高,居民平均年齡38歲,更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但本市依然積極正視高齡化社會的來臨。

公園、學校是年長者常去運動休閒、三五好友聚集聊天的好去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人行環境類多建置國中小學周邊通學步道,也配合前瞻計畫中的步行城市計畫,延伸串聯園道、公園及學校等步道,形成完善步行系統,兼顧孩子與年長者的需要。

在無障礙設計時,也會符合內政部營建署布頒的「都市人本交通規畫設計手冊」規範,提供友善易行的人行環境。

問5:因應少子化社會的來臨,新竹市政府要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少子化社會安全通學道路?
新竹市生育率是全國最高,居民平均年齡38歲,更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14歲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18%,新竹市正打造一座兒童城市,竹科不斷有青年工作者遷入,高所得也是生育率,可以維持全國最高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需再次強調,所謂再窮能窮教育,在苦不能苦孩子,就因為社會趨向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為了下一代的上放學安全,本市利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優先建置校園周邊通學步道,並逐步向外延伸,遍及全市步行系統,計畫中考慮以鮮明的設計提高步道自明性,並有效利用實體分隔配置,減少孩子與車輛爭道的機會,設計時也會同時考慮預留家長接送、孩童駐留區域,為孩子保留一個安全上放學的步行空間。

統計自104年起,本市陸續推動人行道規劃建置案共計39案,其中21案已完成,18案目前規劃建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