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步行城市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下集)

Written by on 2022-09-12

Yoyo & My Way 同步帶您一起快樂行

特別來賓: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王秀娟教授

具體有哪些政策或典範值得我們學習?

前幾年前瞻競爭型補助計畫,縣市有提出各自認為執行效益高之案件,亦針對值得改善部分提出,爾後專家學者於評會中針對案件提出建議,這段期間能夠感受各縣市道路系統接不統,提出不同的發想及創意,而最大的相同點是在成功施作及完工後,民眾往往有更多的行走空間,交通事故發生率亦逐步下降,實為公私部門共同創造優質步行環境發想之成果。

甚至有些地方 NGO 團體也有介入,慢慢將人本的概念擴散成為大家共識,也讓人民的生活需求有被滿足。

道路規劃與道路景觀設計的重點

一般街道要滿足人自行車機車有困難,希望能夠透過短距離步行,中距離自行車,長距離大眾運輸工具,鼓勵大家使用公共運具,回歸到使用者的需求。其實先進國家的政策非常值得學習,他們不斷地在檢討設計尤其是在災害發生時,或許不會所有人都認同,但大家有共同目標, 治政者要有遠見,才能完成好的城市規劃。

像是東京推出道路無障礙計畫,重新調整配置,騎樓整平達到一致化,過馬路有聲音輔助,讓所有行人享受行走在東京街道。新加坡更是全球綠化典範,於大眾運輸場站,能夠串聯商業街區、辦公街區、住宅區甚至設置遮雨人行道,可遮陽遮雨,氣候條件與台灣非常相似,實分值得做為我國效仿對象。道路規劃回歸以人為本的概念:

1.車道縮減寬度整合起來給人行及綠化
2.綠化設計帶可以透水入滲,將必要電纜線整合,期能提供 1.5 米人行道淨寬
3.不僅政府要有作為,相關建商配合退縮,以成就更好的人行空間讓交通、土木、景觀、建築、綠化不同專業之間公私部門在工程全生命週期各階段共同合作,一起來努力提供更好的人行環境

優質生活街道的景觀設計

道路是都市紋理的虛體,可以串接各種開放空間使用,在生態都市規劃指認為能量交流之廊道,道路綠化也因此被視為都市生態系統建構的重要策略。道路綠化包含車行空間綠化、人行空間綠化與沿街開發綠化,在街道活動,可視的綠量(綠視率)越高可以降低車行噪音,改善空氣汙染與都市微氣候,對台灣都市建築的混亂現象亦有視覺緩和作用。有3/4樹冠遮蓋的路面溫度較太陽直射的空曠路面可以至少降溫攝氏2.5度,增植地被灌木效果更佳。對亞熱帶氣候的台灣而言,夏季在戶外或走或騎,列植或交互列植的連續性喬木綠帶提供的遮蔭使活動較為舒適,因此,人行道上應擴大樹穴以連結形成植生帶,再以「複層栽植」手法在喬木下方種植灌木、地被或草本,如此車行人行視線所及之多樣綠意還可產生身心理的紓壓作用。
25米的林森北路在14、15號公園段以縮減車道與加強綠化延續都市綠地意象。

為能保障街道步行的安全性與連續性,鋪面應以功能到位、平整防滑且易維護之材料為佳,不宜採用過小尺寸、過多材質、繁複色彩與圖案拼貼之設計;人行道上的燈具、電箱與座具應盡可能與綠化帶整合為設施綠帶,以提供步行與輔具通行所需淨寬;大眾運輸配置之候車設施(站牌與候車亭)、轉乘設施(路外停車與公共自行車)或捷運場站出入口則須擴大空間以滿足停等及進出活動需求。
新加坡以連續遮簷連結候車空間提供行走與等候!

道路建設伴隨著給水、排水、電力、網路等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公用設備系統,過去被視為灰色基盤的道路設施可藉由LID(低衝擊開發設施) 應用將其轉化為綠色基盤。景觀設計運用路面高程的細膩調整,將車道與人行鋪面所產生之地表逕流引導到中央綠帶、人行綠帶或相鄰之公園綠地進行儲留、滲透與淨化,減少直接匯入街區排水系統,亦可配合設置地下雨水儲留設施進行再利用。景觀設計不僅表現在地表的鋪面、入流溢流與植栽設計,更須考量改善土壤透水性、選用適當過濾儲留介質,與配置透排水導管等地表下的細節,再將此些綠化街道串接周邊公園綠地、溪流水岸與郊山森林,以成就具都市生態條件的綠色基盤網絡。

可以行走舒適還須提高趣味性,街道作為日常生活場所,吸引民眾的街道可以帶來活力與商機。商業街道沿街建築使用相當重要,連續性的商業娛樂活動提供各種商品展示櫥窗與餐飲採買活動,使行走變得有趣味,或行或停間產生各種目光交錯與人際交流。景觀設計強調「因地制宜」,路側或路端有具地點代表性之重要建物與自然特徵,則應提供人車視線可及條件,如此「舒適」且「有趣」的城市漫遊經驗既可感知城市地景,也成就城市景觀。

街道景觀提升城市競爭力

道路景觀設計其實不僅是關注硬體設施配置之合理性與協調性,在道路規劃階段即須具備景觀意識,能夠指認地區中具景觀價值且無可取代或複製之地貌地物,藉由路型規劃突顯重要地景在環境中之可辨識性,於此基礎上再就道路工程與沿線建築開發進行景觀配置,如此道路建設提供各式觀景廊道讓市民看見城市,也讓旅客體驗城市魅力。

以台北市為例,40米的中山北路一至三段是全市性重要文化商業林蔭綠道,四段則有大型公園與美術館,日據時期道路端點為劍潭山,初期即有的綠化與騎樓條件提供熱絡且舒適的街道氛圍,歷經商圈變動與沿街建築更新,街道景觀與巷弄活動在公私介面間持續調整改善,運用策略如:規範機車停車以淨空騎樓、人行道、騎樓與相交巷口延續齊平、巷道增設標線型人行道、植穴擴大為植生帶並複層栽植、因應上下班車潮方向的調撥車道等,近年商業活動更往西連接至捷運綠帶,成為類似東側至林森北路的「條通」特色生活街區,也吸引大量國際旅客造訪。反之,台北最具代表性的林蔭大道-仁愛路與敦化南北路,60米至100米的道路寬度造成兩側人行視線與心理的隔閡,雖然人行道寬度與綠覆率均佳,但路側商業與日常活動卻不如中山北路,顯示路幅過寬的儀典性道路雖有綠化條件,但對城市活力助益有限。
仁愛路/敦化南路人行道與綠化良好,但可能產生穿越的心理障礙。
  
即使緊密城市(Compact City)已被視為重要的都市永續發展策略,但全球都市仍在擴張中,2050年預測將有近70%人口居住在都市中,道路仍將是持續建設的重要公共設施。市區道路應在優先提供大眾運輸條件下持續改造成生活街道,使遍佈城市的生活街道成為城市文化載體,承載市民日常活動與共同記憶,促成彼此交流分享,而具地區特色之街道則可吸引國際旅客體驗在地文化活動,多元的生活街道因此滿足城市觀光所需的「安全」、「舒適」與「趣味」,也就提高城市「必遊」之國際競爭力!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