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連江縣的前瞻計畫分享(下)

Written by on 2020-08-25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特別來賓:
連江縣政府工務處 劉尚謙副處長

Q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請問受訪者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高齡化社會人行通行環境?

(1) 馬祖列島位於北緯26度,四鄉五島加起來總共13,062人(戶政資料統計108年7月止),其中 65歲以上老人就有1,603人,達12%,而且這裡的隨處可見八、九十歲的阿公、阿嬤在路上散步,甚至是在田裡種菜。馬祖人的平均壽命更高達87歲,較全國平均餘命80歲高出7歲,高居全台第一,實為健康長壽島。

(2) 所以縣府在規劃公共工程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提供能獨立生活的老人家有一個活動空間,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因為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信念,老人是要越動越健康,所以如何提供老人家有一個健康、舒適、安全的活動空間,是我們的使命。

(3) 工程案例: 例如本府今年剛施作完成的梅石村中正堂演藝廳道路闢建工程,這條道路是將軍方釋出的營區,重新打造的演藝廳而設置,這個新景點將成為未來的觀光景點,預計能吸引很多鄉親與遊客,所以我們再施作這條道路時,也克服了地形限制,增設800米人行道,以及設置7處街道家具提供臨時停憩使用,路旁種植了多種多樣性樹種,隨這季節而變化,可以提供老人家多一個休憩的好去處。

Q因應少子化社會的來臨,要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少子化社會安全通學道路?

(1) 就如同本縣成為長壽島一樣,本縣12歲以下的孩童有1,520人,也近達12%,所以我們在做工程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還給孩童無憂無慮的活動空間,這樣的工程做起來才有意義。

(2) 工程案例:比如在南竿介壽國中小周邊的人行道,我們會考量學童行的安全,我們在學校附近增加交通標誌標線,提醒車輛這裡有學童進出;另外也考慮到家長接送短暫停駐需求,由學校空間往內退縮,與人行道空間作結合,提供孩童有個安全回家的路。

Q在以人為本的概念下,要如何強化友善的通行環境?

而馬祖以前規劃的道路,囿於陡峭的丘陵、山嶺地形限制,路寬多在4~10公尺,有些道路都沒規劃到人行道,但現在新闢或舊有改善的道路,都會將人行道、街道家具納入必要規劃元素,以服務行人、自行車為主要思維考量,且在地形條件允許下,無障礙會納入規劃。

Q另外想要請教受訪者,對於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的推動感想。

道路是讓民眾走的安全、讓車開的舒適、讓環境得以永續,要如何達到,就如剛才所說,先前調查,與民溝通是不可缺的步驟。就如同珠螺村或東引村前瞻亮點計畫,我們在道路規劃時,都先做環境調查,尋找村裡的DNA,再與民眾溝通,才能將道路屬性定調,所做的道路才能長久。

Q政府部門除了透過硬體建設外,還有什麼政策配套作為來維持建設環境永續?

為了便捷交通而開發避免不了破壞,但如何效率與環境兩者間妥協平衡,這個答案,所影響的不僅是工程技術面上的問題,更與都市計畫有關。道路路線要怎麼走,寬度要多大,取決於都市計畫對於整個縣的規劃,而在都市計畫中,就有將極端氣候、高齡社會、產業發展、環境永續的概念納入,這樣建設才能長久。

Q在違法佔用人行道、騎樓部分,有什麼想法或特別案例可有效改善方法可以進行分享的?

馬祖地區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都有緊密的關係,所以之前對於違法佔用人行道、騎樓部分,大多以勸導方式為主,但現在對於影響人行、交通的部分,警察局也納入重點管制對象,有達到一定的效果。

Q在推動以人為本的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最重要考量的部分是什麼?有什麼特別案例可以分享的?

道路工程做得要使民眾有感,才能得到民眾認同,所以我們認為民眾參與與溝通是個不可或缺的階段,但就如同先前所說,決策前的數據分析是很重要的,才能使得到民眾認同政策的依據。就如珠螺村前瞻亮點計畫,透過調研把問題收斂,透過說明會把民眾拉進來,將公助變成私助。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