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來敲門:113.03.17.節目 :第二單元~訪問詩人、作詞家路寒袖分享《在門口罰站的天使》、《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中)

張翰揚 2024-03-17

第一單元~本週節目來賓是詩人、作詞家路寒袖。
感謝路寒袖老師應邀蒞臨,並送給《當音樂來敲門》一首詩,「音樂是文字醉酒之後跳的舞,是大地呼吸的聲音,是世界快樂、悲傷、亢奮與平和的心電圖。」在路寒袖的文學創作裡,音樂是與文學並存的。他曾經說,每次寫完一首詩,總會一讀再讀,讀到覺得音樂性很飽足了,可以感動自己了,才會與人分享。於是,路寒袖寫詩也寫歌詞,並且在這兩個領域都曾得獎。
本集節目第一首播放的歌曲是鳳飛飛演唱的〈思念的歌〉,1995年,路寒袖被鳳飛飛委以重任,一夜之間寫完歌詞。路寒袖說,那一年他只寫了一首歌詞,就是「思念的歌」,結果,獲得第七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可謂寫1中1,100%得獎率。其實,這個獎是連莊的,因為早在1994年,路寒袖就以〈畫眉〉這首歌的歌詞獲得同一個獎項,並且也獲得同一年金鼎獎「最佳作詞獎」的殊榮,可謂雙喜臨門、雙料冠軍。
回到詩人的身分,路寒袖同樣寫作不輟,2023年11月出版情詩集《在門口罰站的天使》,收錄42首情詩,分成四卷,最早作品是1997年發表的〈只有現在〉,最晚的是數篇2023年的近作,寫作時間前後跨越26年。東華大學華文系楊翠教授的推薦文這麼寫著:「本詩集中,除了山、雲、風、水、花、樹等自然意象,還挪用大量的地景、地誌、物件,擴大詩語的宇宙,使意象更加繁複豐滿,同時也擴寫了情愛的疆界,不少詩作都可以讀出複義,除了男女情愛,還有對自然、對土地、對生活場所的情感歸屬。」
提到地景詩,路寒袖在2016年擔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時,廣邀全國五十位作家,以「一景一詩人」的方式,結合攝影,出版《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嘗試以詩為臺中土地作註解,讓讀者跟隨詩人的腳步,盡覽臺中的山、海、屯、城之美。2023年,台中藝術家合唱團在創團15周年前夕發起一個委託創作計畫《唱臺中的歌,唱咱臺中e歌》,藝術總監暨指揮莊璧華博士從《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挑選五首詩作委託作曲家譜成合唱曲,並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發表演唱。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起走進路寒袖的漫漫文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