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打造以人為本的安全街道—桃園市92處行人熱點路口改善計畫成果分享 從數據盤點到跨局協作,全面優化通行品質,邁向友善無障礙城市願景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5-07-21

特別來賓:桃園市政府交通局交通安全資訊科黃錦虹簡任技正
樂活街道 自在同行:打造行人優先、安全無礙的城市路口
從數據盤點到跨局協作,桃園用心打造92處安全熱點路口,讓每一步都更安心!歡迎來到「樂活街道 自在同行」成果分享。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了解桃園市如何透過資料盤點、跨局合作與工程優化,針對92處行人熱點路口進行改善,推動以人為本的道路安全環境。
這些改善,不只是畫線鋪路,更牽涉到身障者的通行權利、長者的行走安全、孩子放學的安全動線,以及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步伐。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自在同行」的路,聽見桃園如何用行動守護我們的每一步。
工程的整體進度如何?皆有如期完成嗎?
目前絕大多數工程都已於 113 年底前順利完成,像交通局、養工處、平鎮區公所、龍潭區公所的執行部分都有達標。中壢區有 2 處、住宅發展處有 5 處路口因地形限制或工程程序較繁瑣,延至 114年初才完工,不過整體進度仍在可控範圍內,且工程品質與安全標準都努力做到盡善盡美,最重要的是民眾實際能感受到變化與改善。
經費來源與補助情形可以分享一下嗎?
這次我們爭取到中央補助是很大的突破,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推動「永續人行安全提升計畫」,都市計畫區由內政部補助,非都市計畫區則由交通部公路局負責。我們以每處路口編列 200 萬元的基準,總計申請了 1.84 億元。目前交通局與養工處已全額請領,區公所部分也已陸續請領中央第一期補助。只有少部分延遲完工的路口,會在決算後再申請第二期補助。這大大減輕地方財政壓力,也讓改善行動更有後盾。
這次「92處改善工程」的整體進度如何?有無延遲的情況?
絕大多數工程已於113年底前如期完工,僅中壢與住宅處部分因地形或程序複雜延至114年初,但整體皆在控制範圍內,且改善效果已由民眾實際感受,包含平整鋪面、無障礙斜坡、導盲磚、縮短行穿線距離等,讓行人動線更直覺、通行更安心。
經費來源是市府編列嗎?還是有爭取中央補助?
是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的成果!由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推動「永續人行安全提升計畫」,依地區屬性由不同部門補助,我們以平均每處200萬元估算,總經費達1.84億元,目前大多已完成第一期請領,後續工程完工後再請第二期,大幅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路口改善有無特別設計針對年長者或身障者?
有!改善中全面考量無障礙設施需求,例如:降低路緣高度、設置緩坡、導盲磚配置不再錯亂,並優化路口等候空間,減少騎樓高低落差,讓輪椅、推車族與視障朋友都能安全穿越。
改善過程中遇到哪些挑戰?如何克服?
最大挑戰是多單位介接——如電信管線、自來水、地形高低差等,為此,我們舉辦數十場跨局協調會議,統一設計與工期安排,有效縮短施工時間並保障品質。
有民眾反映過不便或疑慮嗎?如何處理?
有,例如施工期間的交通改道、噪音問題等,我們設置了施工前說明會與即時告示牌,也透過里長與志工協助通知長者與家戶。更有社區主動提供建議,如轉角加設警示反光條,讓改善更貼近需求。
此次改善有導入哪些智慧科技?
部分地區結合智慧感測裝置,如人流分析、AI辨識行人等,未來可作為滾動式資料更新依據,幫助市府即時掌握使用情形,並研擬下一波熱點改善策略。
這樣的改善計畫是否會持續推動?
當然會!市府已建立「行人熱點資料庫」與「定期盤點機制」,未來將持續每年滾動檢討新增需求點,也會鼓勵民間通報、社區參與,讓市民一起成為街道共管人。
有沒有具體案例可以分享,讓民眾知道哪些路口真的變得更安全了?
像平鎮文化國小前的路口,過去因人車混流與視線死角,通學時間非常危險,改善後設置庇護島、行穿線提前、號誌重新配置,如今學生過馬路已無需穿越大車車流,家長也非常安心!
民眾問答
Q1:我家附近人行道有坑洞,怎麼反映最快?
A:可撥打1999市民專線,或上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官網通報系統。
Q2:有些地方路緣太高,輪椅很難上下,會納入未來改善嗎?
A:會的,市府已有優先排序的無障礙設施盤點計畫,會逐步改為低路緣或緩坡設計。
Q3:什麼樣的路口會被列為「改善熱點」?
A:根據事故資料、民眾通報與行人流量三大指標,結合實地勘查綜合評估。
Q4:我聽說有些改善讓騎車變麻煩?
A:我們強調的是「人車分流」,透過合理規劃騎乘空間、避免人行道遭機車佔用,讓行人與機車族都更安全。
Q5:未來是否會拓展到社區巷弄內?
A:會!社區型道路如市場、學區巷道也是優先評估項目,尤其是老人與孩童常走的區域。
Q6:可以看到這些改善成果的網站嗎?
A:當然可以,請搜尋「桃園交通願景網站」或到市府交通局粉專《桃園交通故事》,都有最新成果與照片喔!
感謝每位今天到場的朋友,讓我們看見——安全的街道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一步一腳印、用心傾聽與持續改變的成果。
桃園會繼續努力,讓每一處路口都更友善,讓每一條道路都照顧到每一個行人。
也歡迎大家回家後多多分享今天所學,讓更多人一起走在「自在同行」的幸福街道上!
「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即日起上線,平台提案程序簡便、操作簡單,歡迎民眾可至「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網站( https://www.drstreet.net/ ) 踴躍參與積極投票,相關提案方式可參閱「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使用手冊」(https://myway.cpami.gov.tw/)。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