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來敲門:113.08.18.節目 :第三單元~訪問多方位藝術工作者陳柏穎(下)

張翰揚 2024-08-18

第一單元~本週節目來賓是多方位藝術工作者陳柏穎。
2022年11月16日,我收到一封陌生人捎來的message,「張老師您好:我先自我介紹,我是原雙簧三重奏的專案經理柏穎,先前有看到您製作多次藝文活動的節目專訪??????想厚臉皮一點詢問張老師,是否有榮幸之後可以上老師的節目,順道宣傳??????非常感謝您閱讀這篇訊息。」我的回覆是「柏穎您好,謝謝您關注我的節目《當音樂來敲門》,您如此禮貌的主動來敲門,我自然開門歡迎。」這是我與陳柏穎認識的開端,而一直身處幕後的他,終於答應我的邀請,面對麥克風,與我分享他的多方位藝術工作人生。
我以為柏穎就只是原雙簧三重奏的專案經理,以及他們樂團臉書粉專的萬能小編,結果他的斜槓超乎我的理解。他學單簧管,高中讀音樂班,大學念音樂系,陰錯陽差,在大三開啟副修管樂指揮的人生。他是美國辛辛那提音樂院世界級管樂指揮大師羅尼?溫瑟個別課閉門弟子,2014年舉辦人生第一場指揮管絃樂音樂會,演奏他最喜愛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我問柏穎哪位指揮家是他最欽佩的學習典範?他不假思索地秒答「鄭立彬」。
陳柏穎是演奏家、指揮家、藝術行政總監,他也是作曲家、編曲家,原雙簧由於編制特殊,演奏的許多曲目都出自柏穎的編曲。至於如何扮演好藝術行政的腳色?他說:「耐操、耐吵、厚臉皮。」
本集節目首播是在8月18日,這一天也剛好是原雙簧三重奏成立四週年的日子。七月,陳柏穎在原雙簧《來自福爾摩沙》音樂會後台聽見安可曲〈白牡丹〉,想起旅歐期間飽嚐生命種種起伏試煉,柏穎不禁潸然淚下,但是他強調「我不是愛哭鬼」。這位自稱厚臉皮,事實上卻是勇敢主動的多方位藝術工作者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都將在本集節目中侃侃而談,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