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臺北市-道路養護及共同管道(第四集)

Written by on 2023-04-10

Yoyo & My Way 同步帶您一起快樂行

特別來賓: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前副總工程司陳一成委員

現今在國內外有什麼令陳委員印象深刻的案例可以向聽眾分享?

我個人覺得當年在推動台北市東西向快速道路的共同管道工程,為了這個工程及鄭州路地下街的推動,我們當年有會同相關管線單位到日本去參訪,對我來說比較印象深刻及參訪工程後這麼多年來我個人的看法感想,應該是在橫濱地區裡所謂MM21的造鎮計畫,MM21是一個新市鎮的開發,為了因應21世紀的新世紀來臨,整個相關基礎建設上的需求,去做整個新市鎮的開發。針對共同管道在這大型的造鎮計畫裡,對當年的日本來說是一個大型的投資,因為在橫濱MM21造鎮計畫裡,事實上他們在共同管道系統考量到幾個方面:在整合上,除了電纜線路的整合,針對管線包括硬管、水的上、中、下水(上水是自來水、中水是回收經過適度處理的汙水、下水是雨水及汙水下水道),以及相關瓦斯管線、油管、硬管類的規劃。最特別的是針對新市鎮的垃圾是不需要垃圾車去收集,日本在垃圾分類是做得很徹底,所以資源回收是透過固定的日期投放至固定的地點,他們再統一的回收,那一般家庭垃圾是透過整個真空管的設計,從每一戶裡投入到垃圾投入口之後,透過真空管輸送到垃圾焚化廠直接進行焚化作業。另外MM21的企劃,整個管道空間設計尺寸是很大的,甚至連車輛都能行駛在某些路段,所以我們當年在參觀後大開眼界。回來開始針對目前的市民大道也就是當年的台北市東西向快速道路共同管道,在設計上也因為當年容量的需求,各相關單位係以未來50年的容量預估,所以我們在市民大道完成一個在國內到目前為止還算前幾個大型的共同管道之一。

雖然是第一個在國內推動的共同管道,但一開始就屬於大型的推動,除了做幹管,包含電力-台電輸電、配電及電信的幹管,及在兩側道路的支管設置,甚至連自來水的用戶管線也容納在支管裡,這也是在國外參訪案例後,認為可能也適用在國內,所以在當年計畫裡有一部份是效仿它們的相關觀念,但當然不可能像它們一樣做到水的利用是上中下水同時考慮,及垃圾處理使用真空管。因為市民大道的用地範圍並沒有太多的空間做更多用途的共同管道設計,另一方面相關的工程經費也不夠,但事隔10年後我又有機會到橫濱,與當地維護管理單位在討論過後,其實我們也了解日本後來因經濟泡沫的關係,所以他們對過往比較大型且豪華的投資,認為在當年沒有想過後續維護管理耗資龐大,所以他們認為在當年也許可以做局部規模上的縮減,也因為這樣我個人在台北市市民大道這些完工之後的維護管理,陸陸續續從一開始每年維護管理費用7、800萬,隨著我們物價、工資上漲及管理費往上增加讓我們體認到,針對共同管道我們應該要想如何去發揮優點,然後把初期相關投資到後續維護管理費用的考量一併納入整體相關的評估,所以我覺得日本的經驗是可以值得向大家分享的案例,因為針對共同管道後續推動上應該有蠻大的影響也值得參考及後續的檢討。

想請問陳委員對於道路養護及共同管道未來推動方向及願景是什麼呢?

未來應該是以透過共同管道積極持續性推動,而推動這部分應該以後續管理維護較經濟節省的方式。譬如以纜線管路為重、管道為輔的方式來推動,以達成整個市容的改善、道路品質的提升、生活環境的優化、民生需求的保障,以及假使災害來臨時能迅速復原為目標,最後在達成共同管道推動的目標後,透過共同管道的推動,減輕道路養護的成本。如果以市民大道為例,市民大道從87年的10月通車後,在整個市民大道全線無論是高架橋上或是平面道路柏油路面,在工程完工開放通車後,透過道路挖掘的禁止,以共同管道法的規定據以辦理公告後,在後續市民大道的共同管道完工後,以台北市政府來說道路主管機關並未發過一張挖掘的路證在台北市區共同管道設置的範圍道路內,換句話說就是東西向快速道路從完工通車後從未發過一張挖路證。因為從未挖過路所以市民大道的路面歷經長達約15-17年左右,才開始針對某些路段因為時間久遠才重新辦理銑刨加鋪,甚至路面坑洞的通報數極少,因為設置共同管道後針對道路挖掘的管制使後續道路養護成本大幅度降低,以上是我認為整個未來推動方向及願景的想法。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