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樂活街道自在同行」活化桃園區舊法院園區-2

Written by on 2025-05-27

特別來賓:桃園市養護工程處林冠宏正工程司

今天我們要帶大家深入了解桃園舊法院園區如何從司法重地轉型成為『環保行政園區』,打造出友善且具人本精神的樂活街道空間。

本計畫不僅保留了歷史老樹,還重新規劃周邊道路和人行動線,讓市民有更多綠意休憩空間,同時提升了交通便利與停車環境。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桃園市養護工程處的林冠宏正工程司,跟我們細談這項充滿人文與環保理念的城市活化計畫。

請為我們說明這個計畫的緣起與主要目標

這個計畫緣起於桃園區舊法院園區因法院及檢察署遷移後,原司法園區及周邊空間功能閒置,我們希望藉由環保局進駐與市府各局處分別搬入,打造一個環保與人本兼具的行政園區。

此外,考量周邊車流量大與空氣品質問題,園區內保留大樹綠地,規劃成為市民休憩場所。拆除舊圍牆,連接內外空間,提升整體人行道的舒適度和安全性,同時周邊警察宿舍道路拓寬及文化保存,也讓整體環境更加完善友善。

請您具體說明目前改善的成果有哪些?尤其是對市民日常生活帶來的改變。

主要改善成果包括:

人行道長度從原本439公尺延伸至579公尺,增加140公尺,讓行人動線更加連貫與寬敞。

新增了17格汽車停車位與93格機車停車位,解決了部分停車問題。

拆除了約387公尺長的舊圍牆,打開視野並連結周邊空間。

完成約340公尺的電纜地下化工程,改善城市美觀與用電安全。

園區內增設兩座小公園,供市民休憩、乘涼。

更新並活化公告欄,解決安全隱患並美化環境。

設置YouBike站點,提升交通轉乘便利性。

這些措施不僅改善環境,也讓行政園區更貼近市民需求,實現永續城市的目標。

請列舉本計畫改善成果

本計畫改善重點,除了打破框架拆除舊司法園區周邊圍牆、新增及改善周邊人行環境外,也保留園區內部歷史老樹,將其規劃成可供民眾休憩活動之小公園,並對周邊人行動線之串連性進行整體規劃,改善成果詳如下:

1. 原實體人行道長度約為439公尺,改善後約為579公尺。

2. 增設時段性共用停車格:汽車增加17格,機車增加93格。

3. 圍牆打除長度約387公尺。

4. 電纜地下化長度約340公尺。

5. 園區內2座小公園整建。

6. 佈告欄改善活化:原有屋瓦年久失修常有掉落有安全疑慮,本計畫進行整體翻修。

7. Youbike站建置,提升交通便利性。

最能體現「樂活街道自在同行」精神的是哪一項呢?未來是否還有持續的後續計畫?

「我認為拆除圍牆,開放園區與周邊社區的連結,讓民眾能夠真正『自在同行』是核心。此外,我們也希望未來持續強化綠化、文化保存,並積極聆聽市民意見,讓這塊土地更具活力與溫度。」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