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114年06月21日節目
堯堯 2025-06-21
受訪者: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七嘴八舌講清楚~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主題:「打造友善城市:市區道路養護與無障礙環境的宜蘭實踐」— 內政部國土署評比下的宜蘭縣政策與成果分享今天我們要聚焦一個與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市區道路養護管理與人行環境無障礙」。內政部國土署推動的這項考評,已進行超過十年,促使各縣市積極改善道路與人行空間,提升民眾的行走安全與便利。宜蘭如何從政策到執行,一步步打造更友善、更無障礙的城市環境。
內政部國土署的辦理「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推動了十幾年來,各縣市 很踴躍積極參與考評,宜蘭縣政府能年年脫穎而出,是不是可以跟我們分享針對這個計畫,縣府有哪 一些具體的政策及如何推動?
重點:市區道路養護管理考評內容確實包括很多面向,其中跟我們民眾切身相關行走的部分比如 路平、無障礙通行、安全防護等。可以帶到縣府/市府相關規劃的一些重要指標或內容。
(一)訂定上位計畫,以城市尺度營造友善環境: 除了交通部份訂定了「宜蘭縣總體運輸發展計畫」、因為尊重環境及人本環境,橫向訂定了「宜蘭縣 綠色廊道建構規劃」及「宜蘭縣人本綱要計畫」
(二)宜蘭縣政府長期的經營友善環境,從內部環境(政策面)延伸到外部環境(執行面)對營造友善環境 的態度已內化為共識,大家在執行縣府的工程時,對外部縣府會持續傳遞要改善的是「人」的空間,不是單純以改善行車空間為訴求,於是我們會有很多很多跟廠商的對談、跟各管線單位的對談、跟學 校的對談、跟民眾的對談。我們會排除對談中本位主義的想法,而就真正能改善友善環境的部份去充 份的意見交換。所以縣府很清楚該提供的民眾怎麼樣的環境,就會知道在對談的過程中該堅持什麼? 又為了能變好,能妥協什麼?這很難,從一個案子規劃、設計到施工,無數次的衝撞也好,折衷也好, 但就是持續用不同的手段「溝通」再「溝通」,然後把它完成。像是早在 84年我們以「宜蘭市」為城市尺度的「維管束計畫」(很像是現在營建署前瞻計畫的亮點計畫),當時大多數民眾對於「人行空間」的觀念相當漠視,認為改善道路就是車道變寬。縣府也清楚這點,為了避免跟民眾的過度衝撞,也為了讓民眾理解「友善生活空間」於是我們以學校為節點開 始紮根,我們跟學校談空間的縫合,敲掉了厚重圍牆,讓道路不在只是道路,而是生活空間的延伸。
它可以做為民眾日常安心散步的場域、不用擔心與車爭道,也可以是累了就坐下來聊是非的溫暖空間。 從計畫的成果我們開始獲得民眾的認同,於是以學校周邊為核心節點的戰略奏效了,我們開始滲逶、 延伸友善空間至城市尺度,維管束計畫經營了 20 幾年了,現在原本計畫中的三棵大樹已紮根、茁壯,友善的主幹及枝幹已大致完成,我們至今仍努力的開枝散葉,有空來宜蘭走走,可以感受的到縣府的 用心。 內政部國土署推動的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無障礙考評,是如何促進各縣市提升道路品質的?宜蘭又是如何落實?
節目內容:
國土署都市基礎工程組
宜蘭縣政府交通處土木科翁鄭啟志科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