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113年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安全、友善、永續」雲林道路大改造 學童安心、長輩放心全民樂活同行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5-08-25

特別來賓:雲林縣交通工務局汪令堯局長
「安全、友善、永續」雲林道路大改造 —— 學童安心、長輩放心、全民樂活同行~近年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校園執行情形
Q:前述提到的都是硬體建設,但是我們知道要全面推動交通安全,人、車、路三方面的配合改善都相當重要,想請問雲林縣政府除了硬體建設外,有沒有進行軟實力推動提升?如交通安全宣導與推廣等?
A:我們相當守護市民安全,尤其是守護小朋友安全更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推動道安扎根雲林啟程計畫,透過小朋友最喜歡的平板遊戲與KUSO 有趣的宣導影片,派遣專業團隊入校隨班宣導,教導國小學生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包含過路口需注意號誌、停等紅燈應站立區域、轉彎車內輪差的概念,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同時我們還安排公車入校園,讓學生親自坐上駕駛座體驗大客車視野死角;去年共入校 22 間學校、觸及 860 位學生,上課學生中近 9 成都很滿意,表示課程很有趣、有吸收到交通安全知識;我們也希望能出動孫子兵法,透過小朋友影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教育雖不求立即見效,但希望透過持續宣導,培養雲林民眾良好的交通安全行為。
Q:雲林近年在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的申請方向是否有所調整?
A:是的,近年雲林針對人行空間與學童安全做出許多調整,例如提出48案、總計近10億元申請補助,針對校園與市區人行道進行優化與安全設計。
Q:局長,雲林縣為什麼要持續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
A:道路品質直接影響到行人安全、交通順暢與城市形象。雲林縣長期致力於 人本交通,強調「車輛慢下來、行人走得安心」,尤其是針對學校周邊、醫院、鬧區,我們優先改善,降低事故率,讓民眾每天出門都更放心。
提醒: 降低事故發生率,也是減少醫療支出、提升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一環。
Q:近年校園周邊有哪些具體改善措施?
A:像是設置 綠底行穿線、行人專用號誌、街角外推,同時調整人行道寬度,避免機車佔用,確保學童上下學安全。今年規劃針對縣內多處學校執行共48案,總經費近10億元。
提醒: 校園周邊道路改善,不只是小朋友受益,家長、老師接送也更安心。
Q:除了硬體建設,雲林在交通安全「軟實力」方面有什麼亮點?
A:我們推動 「道安扎根雲林啟程計畫」,透過遊戲化教學、平板互動、趣味影片,把交通觀念帶入校園。例如教孩子們過路口要看號誌、知道大車內輪差的危險,甚至讓學生實際坐上公車駕駛座,親身體驗視野死角。去年進入22校、觸及860位學生,效果很好。
提醒: 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比單純宣講更有效,吸收快、記得久。
Q:有提到學童教育影響全家,能否再談談這部分?
A:是的,我們希望透過小朋友學到的交通安全知識,影響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教育雖然需要時間,但從根扎起,能夠慢慢改變交通習慣。這就是「孫子兵法」的概念,從孩子影響整個家庭。
提醒: 小朋友一句「媽媽要等綠燈才可以過馬路」,往往比警察的宣導還有效。
Q:雲林縣的道路改善計畫跟其他縣市相比,有什麼特色?
A:我們特別強調 在地需求,不只是標準化工程。例如針對鄉鎮人口結構不同,會客製化設計:農村區域強化照明與會車空間,市區則優化人行道、增設庇護島與行人庇護區,讓不同族群都能安心出行。
提醒: 不同區域需求不同,避免「一套方案硬套全縣」的問題。
Q: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對於長輩族群有什麼幫助?
A:我們增設 無障礙斜坡、增加休憩座椅、設置行人庇護島,並延長過馬路秒數,讓長輩過馬路不用急急忙忙,安全感大幅提升。
提醒: 長輩過馬路多幾秒鐘,就是多一份安心。
Q:除了安全以外,道路品質提升還有「美感」的效果嗎?
A:有的!我們導入 綠美化設計,讓人行道不只是功能安全,也有舒適景觀;例如以植栽取代水泥,增加遮蔭樹木,營造「會呼吸的街道」,打造更宜居的城市風貌。
提醒: 美感也是城市競爭力的一部分,讓居民與遊客都覺得「雲林更好走、更好看」。
Q:下一步計畫有什麼重點?
A:我們將持續推動「行人優先」政策,並結合 智慧交通科技,例如行人偵測號誌、自動化交通流量感測,未來希望能結合大數據,讓道路安全更精準、更有效率。
提醒: 科技結合道路,不只提升安全,也能降低交通壅塞,提高整體效率。
民眾問題
Q:我家附近人行道常被機車停放,縣府會處理嗎?
回應:會的!我們針對違停嚴重路段,加強取締並重新規劃停車格,同時拓寬人行道,保障行走空間。
提醒: 也鼓勵民眾主動通報違停熱點,縣府會優先改善。
Q:小孩上下學常遇到車子搶快,怎麼保障?
回應:縣府會在校園周邊增設行人專用號誌、標線型人行道,並設置交通導護系統,降低危險。
提醒: 家長也要配合接送規劃,不要隨意臨停阻塞路口。
Q:長輩行動慢,常抱怨紅綠燈秒數太短?
回應:已針對醫院、老人活動中心周邊,調整號誌秒數,並增設庇護島,確保長輩安全。
提醒: 若發現社區有類似需求,也可以反映給縣府,道安小組會評估調整。
Q:夜間道路燈光不足,會改善嗎?
回應:是的!我們已陸續汰換LED燈具,提升亮度與省電效果,並針對事故熱點加強照明。
提醒: 道路照明不只安全,也能減少犯罪發生機率。
Q:我們社區附近有大車經過,常覺得危險?
回應:會導入「大車彎道警示系統」、設置減速標線,並針對工業區周邊設立安全護欄,降低風險。
提醒: 大車盲區很危險,行人與機車要特別避免靠近車頭與右側。
Q:小朋友真的能理解交通安全嗎?
回應:透過遊戲化教學和互動體驗,孩子吸收度很高,去年滿意度高達9成,他們也會主動提醒家人遵守交通規則。
提醒: 家長最好能跟孩子一起參與宣導課程,加深印象。
Q:道路施工常造成交通壅塞,縣府怎麼因應?
回應:我們會採分段施工、離峰施工,並提前公告替代道路,盡量減少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提醒: 出門前可多利用縣府官網或粉專查看最新交通訊息。
Q:未來會不會推動更多「行人專用區」?
回應:會的,縣府正評估在商圈、觀光景點,推動假日行人徒步區,結合商業與觀光,讓生活更便利也更安全。
提醒: 這也能帶動觀光與夜經濟,讓地方更熱鬧。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