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蕁麻疹不尋常!女主管孕期與工作壓力「麻」煩糾纏 三度送急診救命

Written by on 2025-11-12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台灣每五人就有一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醫師表示,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即為慢性蕁麻疹,主要受到自體免疫失調導致,其中六成患者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為常見蕁麻疹類型,患者長期忍受「紅、腫、癢」症狀的折磨,嚴重干擾睡眠、生活與工作,若未即時控制,精神壓力與癌症患者相當。

然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單純只有皮膚症狀,現任市調公司管理職的謝小姐分享,她曾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呼吸困難,三度緊急送急診治療,讓她體認規律監測、積極治療的重要性。熬過七年之「癢」的她,現在會隨身攜帶藥物,避免疾病突然來襲。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病患飽受症狀所苦,但是研究顯示,患者平均要花上一年半、諮詢近五位醫師才得以確診。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醫師指出,為協助病友及早獲得妥善治療,國際間推動UCARE 認證制度,目前林口長庚、臺大醫院、台中榮總與高雄長庚等4家醫院已獲得認證,治療與研究水準皆與國際接軌;以地理密度計算,更是亞洲之最,象徵台灣在蕁麻疹照護網絡上已邁向國際領先地位。

莫名紅腫癢逾六週 當心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消極治療恐致身心衝擊、工作表現陡坡式下滑

破解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常見迷思(圖/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朱家瑜醫師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其中又以女性最多,約為男性的兩倍,我國約有20至25萬名患者。患者發病後,因為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釋放出組織胺,導致血管擴張、組織腫脹,因而造成風疹塊與血管性水腫,引起「紅、腫、癢」三大症狀。臨床上,若症狀超過6週就有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症狀來無影、去無蹤,可能突然出現、然後又在幾個小時後消失,有時候患者在就診前還有病灶,但是走進診間時就已經消失,因此對於初診斷的患者而言,可能會有疾病沒有這麼嚴重的錯覺。

「但事實上,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絕不只是皮膚上起疹子這麼簡單,還會全面衝擊患者的工作與心情」,朱家瑜醫師直言,青壯年正處於事業打拼階段,但若沒有妥善控制疾病,癢感、風疹塊等症狀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表現。就有研究指出,每4位就約有1位患者工作或是出勤表現受到衝擊,若進一步檢視出勤狀況,更可以發現約有逾兩成的患者每週因為症狀而缺勤一小時以上。此外,患者也容易落入「發癢→失眠→憂鬱、焦慮→疾病惡化」的惡性循環中,患者憂鬱與焦慮的風險也是高於常人6倍以上。患者迫切需要透過正規治療,改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症狀。

現年56歲、任職市調公司管理職的謝小姐分享,自己從小受慢性蕁麻疹困擾,懷孕時症狀加劇,因而開始接受治療,在這七年治療期間也曾突然急性發作,因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她坦言,長期反覆的紅腫與劇癢讓人身心俱疲,「很多人以為只是皮膚病,但那種癢到喘不過氣的恐懼,真的難以想像。」她說,有時半夜癢到睡不著,隔天仍得照常開會、處理團隊事務,「整個人又癢又睏,專注力大受影響。」即使病情已穩定,她仍習慣隨身攜藥,以防突發,「只要知道藥在身邊,就比較安心。」

破解兩大迷思:不只是過敏!每日都該服藥!治療成效不佳應告知醫師、標準治療奪回人生

朱家瑜醫師表示,多數蕁麻疹患者只要積極治療,大多可以獲得良好的疾病控制,然而在臨床上仍存在著兩大迷思,導致患者延誤治療或者治療成效不佳,甚至錯失治療黃金期。首先,許多患者會認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只是過敏,避免攝取容易過敏的食物就好」,事實上,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源自於免疫系統失調,就算完全不接觸過敏原仍會發病。若連續6週都反覆出現相關症狀,就應該要有所警覺;另外,也有患者會誤認為「出現症狀時再用藥即可」,但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誠如其名屬於慢性病,在處方上,也是可以開立慢性處方箋。因此,治療方式與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一樣,需要每日規律服藥才能改善病程。

鐘文宏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指引與國際標準治療相同,第一線均以第二代抗組織胺為主;若症狀在2至4週後仍持續,則會進入第二線療程,會提升劑量至最多4倍。值得一提的是,若急性症狀發作,臨床上會使用類固醇緊急控制,但若是頻繁使用類固醇壓制症狀,不僅可能導致療程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穩定控制疾病;患者在停用類固醇後,還得要面對更劇烈的疾病反撲。因此,若症狀反覆控制不佳、無法耐受抗組織胺嗜睡副作用等,建議及早進入第三線治療,在既定療程中加入生物製劑。穩定治療後,約有4成患者可達到完全緩解,近半數的患者明顯改善症狀,擺脫症狀帶來的阻礙,「蕁」回安穩美一天。

台灣之光照亮我國患者陰霾 提供國際級醫療服務

台灣蕁麻疹治療接軌國際指引,照護品質更獲國際認可!為了提供高品質的病友照護,林口長庚、臺大醫院、台中榮總、高雄長庚先後取得全球過敏與氣喘卓越聯盟(GA2LEN)發起的UCARE(Urticaria Care蕁麻疹照護)認證,成為國際級的蕁麻疹卓越醫療中心,密度為亞洲之最。

鐘文宏醫師說明,UCARE 認證是為了提升全球蕁麻疹專業照護、臨床交流與研究,自2015年推動至今,全球約50多個國家、僅200餘個醫療機構獲認證,審核過程嚴謹,光是評估就包含診斷、治療、團隊協作、研究與衛教等三十多項。台灣現有四家UCARE 卓越中心分布於北、中、南台灣,這不僅是醫療認證的指標,更是病友安心的後盾,使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皆同步國際標準,並接受跨科別團隊提供全方位照護;另外,持續累積的臨床經驗與研究數據,作為持續優化團隊照護品質。期待未來有更多台灣醫療院所加入卓越中心行列,攜手提升我國的蕁麻疹照護。 朱家瑜醫師、鐘文宏醫師共同提醒,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是單純的食物過敏,僅靠止癢藥或偏方恐使病情反覆。若民眾出現持續超過6週的紅疹與搔癢,甚至因夜間癢到睡眠受影響而焦慮難安,都應儘早就醫,依循醫師指示進行標準治療。若想要獲得更多的衛教資訊、就醫地圖、或是自我檢測表,均可以加入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的LINE 官方帳號《蕁麻疹資訊站》,透過規律的正規治療、良好的生活管理、積極的疾病紀錄,重新找回安穩生活。

全台4家UCARE卓越中心守護你的安穩生活(圖/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