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113 年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行人優先 × 安全升級 × 城市共好

Written by on 2025-10-07

特別來賓: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工程科周裕閔股長

走在路上,您是不是常常希望人行道再寬一點?路口更安全一些?孩子上下學更有保障?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重點!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正在透過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一步一步打造更友善、更安全的城市環境。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 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工程科 周裕閔股長,來與大家分享台中在道路品質改善、行人安全升級上的努力與成果。

Q1 最近在台中的學校周邊有陸續看到通學區的牌面,能否介紹一下用意及功能?

本局在通學區設置速限牌面時,主要依據既有道路特性逼行规劃,旨在提醒用路人遵守规定速限。

中央去(113)年施行《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及修订《道路交通標誌標線建筑設置規則》,第一階段已完成104處學校主要出入口設置通學區標誌,並配合設置視覺化減速標综及绿底行穿線•第二階段•為强化校園周逢道路安全本局现已委请交通總额問團隊配合本市「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改善計畫」的推動•著手規劇重新监點本市各級學校鄰近路段交通管制措施。此規劃將針對降低速限、增設通學區牌面以及施作視覺化減速標線等減速設施之可行性,進行全面評估。

本局已優先盤點北屯區軍功國小、四張犁國中、華德福實融學校、崇德國中及文心國小等5所校園周边環境,並依現地調查結果錄案派工施作通學區標誌、學区道路速限降低、增設當心兒童標誌、視覺化減速標線、绿底行人穿越道標線等改善措施,预計114年度7月上旬完成。後續將持續檢討校園周邊的交通與行人環境,致力提升整體通學環境安全,以確實保障學童安全。

Q2 是否會調查行人易肇事路口呢 ? 這幾年是否有改善過呢 ? 改善的過程會做完整的溝通討論嗎?

去年針對台中市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 63 處。為求周延提昇推動順暢性,本市於施工前,各路口書圖均由交通工程技師簽證,並邀請交通工程專家、無障礙團體代表及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等單位,針對書圖設計提供意見後,召開地方說明會,邀集地方里長與民意代表說明,以取得地方共識後,再配合辦理。

Q3 台中市政府推動哪些工程措施來改善行人安全?

台中市推動「樂活街道」工程,從硬體建設、通行順暢到無障礙設計全面照顧行人。整合交通局與建設局資源,執行下列重點:

道路封層與標線重劃:針對標線不清、車道模糊路段進行標線重整,包含左轉專用道、行穿線導引。

增設庇護島與縮小轉彎半徑:讓行人穿越道路有中途緩衝空間,也降低車輛轉彎速度。

人行道改善與拓寬:優先施作學校、醫療院所周邊人行道拓寬、平整與無障礙設計。

綠底斑馬線與視覺警示:增加路口識別性,提醒駕駛人進入人本空間。

設置行人早開或專用時相:行人號誌比車輛早數秒放行,有效減少爭道情況。

案例說明:

例如文心南路與向心南路口,增設庇護島與綠底斑馬線後,行人違規率下降3成,車速平均降低8公里。

Q4 台中市如何分配資源,挑選改善地點?

市府透過「事故資料分析」+「人流熱點盤點」方式選定改善區域,並採「人本分級策略」執行:

優先處理學校、醫院、商圈、公車與捷運站周邊。

跨局處合作改善標誌、標線、號誌與人行設施。

強調「時間空間分離」原則,減少人車交錯衝突。

統計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

行穿線退縮:217處

庇護島:331座

綠斑馬:873處

標線型人行道:234處(總長約25.6公里)

Q5 什麼是「通學區標誌」?目前哪些學校已實施?

通學區標誌是提醒駕駛人「減速禮讓學童」的專屬設計,搭配多項減速設施,包括:

速限降低(如30km/h)

當心兒童標誌

視覺化減速標線

綠底行穿線強化警示

已施作學校:

北屯區軍功國小、四張犁國中、崇德國中、華德福學校、文心國小等共104所學校完成設置,預計114年7月完成第一階段施作。

Q6 針對易肇事路口,市府如何改善並與地方溝通?

針對肇事熱點路口,市府採以下流程:

由交通技師簽證路口圖面。

邀集交通專家、無障礙團體及國土署審視。

召開地方說明會,邀請里長與民意代表參與,取得共識。

案例說明:

如東區十甲東路與振興路口,原先因視距不足導致頻繁事故,經縮小轉角、重劃標線後,行人過路時間減少,事故率下降25%。

各位好朋友,改善道路品質,需要政府努力,也需要大家一起配合:

行人要「走斑馬線、不闖紅燈」。
駕駛要「減速慢行、禮讓行人」。
社區居民可以持續回饋,讓改善更貼近需求。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共同打造台中安全、友善環境的行動!未來,台中將持續改善更多道路,讓每一位學童、長輩、行人,都能走得安心、走得自在。

再次感謝各位的參與,也謝謝 周裕閔股長帶來的專業分享。

讓我們攜手,一起迎向更安全、更宜居的台中!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