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貳本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

Written by on 2023-12-19

特別來賓:

道安團體:貳本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徐佳鴻委員

為提升國內市區道路服務品質,完善市區道路職能與既有空間合理分配,帶給用路人良好使用舒適度與安全性,本署多年來大力推動市區道路空間建置及人行環境改善等政策,藉以協助國內各縣市政府持續建構完善市區道路及國內市區道路政策發展。

公共通行空間更關乎社區的生活,尺度可為通勤通學廊道、校前廣場、人行街道、公園綠地、街廓轉角等,影響社區每日生活與社交的空間。希望仿效社區規劃師的模式與機制,建立人本規劃師的制度,推動民眾參與式規劃,指認出社區與民眾的需求,確實改善公共通行問題,直接且有效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本年度起將建立培力機制,其對象為有分別為縣市政府或專業人士及社會大眾,其一是土木、建築、景觀、都市、交通等縣市政府代表或專業人才等培訓成為種子教師,藉由人本規劃師制度的建立及推廣,使更多人共同參與,解決道路使用的問題,亦須透過設計者及使用者共同凝聚共識後才得以促成。

今天邀請到徐佳鴻委員,請徐佳鴻委員來跟大家說明一下,當初辦理「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的初衷跟緣由?這個計畫是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地方嗎?

最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營建署,也就是現在的國土管理署,認為目前大家的道路使用習慣或道路設計,其實還沒有完全達到人本的環境,包含:民眾使用習慣很多地方還是以車為主、道路設計單位基本上比較多是土木、工程背景,對於設計比較沒有系統性的認識,導致大家做得很辛苦,或是只能依照目前的規定來做,即便做得很不錯,有些品質或設計細節有時候難免還是沒辦法顧全,所以才希望藉由這個案子,把正確的相關街道設計知識運用課程的方式傳遞給大家,至少能夠讓大家知道,一條好的街道,需要顧及到哪些層面。

其實在這個案子出現之前,我與鍾老師(協同主持人)就曾一起探討理想街道的環境願景。我們都認為這次能夠投入人本街道推廣是非常難得。

期待能夠藉著這次的課程能夠讓所有的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可以被看見,其實不論是在美加所推動的完整街道政策還是歐洲Vision Zero零死亡願景,一樣都是看見所有人的需求與基礎環境的建設。這是一個重新在過往不平等的道路使用分配中,找回其本來應該有的空間與位置機會。

希望能夠傳達街道不是只有汽機車、不只是通行,更是社會活動發生最頻繁的場域。有匆忙上下班的人群,還有推著嬰兒車的父母、想自在地上學、在街上玩耍的孩童、更有需要出門散步、會友的長者、身心障礙者還有孕婦,他們需要被包容在街道的空間上。

計劃引用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的社區規劃師概念,主要是希望人本街道思維的推動有由下而上bottom up的理念,這部分也是十分吸引我的一個部分,因為很多事情要朝更好的方向前進,最需要的/最直接的就是使用者的共識。

在這個案子之前,我們就曾有在執行人本規劃的工作了。不論在都會的台北還是偏鄉的台東,我們都曾面對人本規劃街道的討論經驗,也面對許多次的溝通挑戰。國土管理署這個課程也是我們過去經驗的集合,對於我們團隊本身同時也是如何將專業知識與人本理念傳達給社會公眾的挑戰。

實際舉例:

如何讓體感溫度少1.5°C?建築師提妙招,幫北市降溫!

為減緩都市熱島效應,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與成功大學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合作研擬「降低體感溫度、提升行人舒適」行動策略,以降低體感溫度1.5°C為目標,用科學數據建立「都市體感溫度指標」(HCI),評估基地降溫等級。

在專家座談會上,建築師建議,台北市還可再區分出熱島效應嚴重的高溫區和其他涼區,總統府或劍潭山附近建案應有不同標準;也有建築師指出,北市應優先從捷運旁的建案著手,於捷運出口沿線、市民每天通勤的路線,規範業者以人行廊道或雙排喬木加強遮蔭。

為配合呼應淨零建築及永續首都倡議,台北市以降低體感溫度1.5°C為目標,提升城市韌性。如同家電或建築能效標示,「都市體感溫度指標」(HCI)有助於評估開發基地的降溫等級。

你可能也想看:城市逃離熱浪有方法!尋找城市「涼區」,雙北「低溫區」地圖大公開!

以簡單的管制項目達成降溫目標,首先是建立基本的檢核門檻。林子平說明,基本門檻的設計原則包括易於檢核、不增加計算負擔、不影響開發權益等。

通過門檻後,再利用量化指標公式計算,評估基地的降溫等級。各項指標分別從氣溫、風速、日射、排熱四大面向提出降溫對策,如增加綠覆率、降低建蔽率,棟距與退縮加大,選擇熱輻射低材料,並納入「建築節能」指標,減少空調和電器排熱,應對日漸加劇的熱島效應。

都市熱島的成因及降溫與舒適改善對策。建築師建議:捷運附近建案優先降溫,你可能也想看:在家種百香果、蔥、辣椒… 兼顧食物供應與住宅降溫,陽台也能成食材小花園!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