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課綱委員會趙家麟委員 (4)

Written by on 2024-01-22

特別來賓:趙家麟(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地景建築系教授)

公共通行空間關乎社區的生活,培訓種子教師,建立藉由人本規劃師制度推廣,使更多人共同參與共同凝聚共識後才得以促成。

請教趙家麟委員,您對於這個計劃未來的發展願景會是什麼?從「人本城市」四個面向談「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

車輛和它的移動所衍伸的交通問題,成為20世紀所有城市最頭痛的問題,歐洲城市在1960年代開始反思如何掙脫被車輛交通困住的局面,是讓城市從「車本」重返「人本」的先驅。歐洲城市在推動「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之前,已經很嚴肅地認知到「城市不能繼續被車輛占據,城市不可能,也不應該無限度的容納車輛的交通和活動,人們應該要想辦法奪回城市,讓城市再度成為以人為本的城市。」

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說:「一個城市必須建設得給它的市民安全感與幸福感」,如果以尺標來衡量,安全感是低標,幸福感是高標,台灣城市恐怕絕大多數連最低標準都達不到。台灣許多面向如IC產業領先世界,然而在城市街道安全與環境品質卻離先進國家非常遙遠,甚至可說是相當落後。城市道路的危險與混亂,是每一個台灣人民共同的嘆息。

借用「賽局理論」的概念,城市道路就像棋盤,每天人們都在棋盤上進行著賽局,駕車騎車是參賽,就像電腦遊戲裡的城市賽車,走路、搭車也是參賽,像是電腦遊戲裡的障礙脫逃。在台灣,長年下來,顯然人人都是道路賽局的魯蛇(輸者),差別是輸多輸少,輸多者受傷死亡,輸少者氣憤傷神,這個賽局人人都在忍受;看看別的國家城市的道路賽局,有許多已經轉輸為贏,差別是贏多贏少,那裡的賽局人們已經開始享受了。關鍵在哪裡?我們在忍受而他們在享受,關鍵在於他們修改了棋盤,也修改了規則,慢慢修,一點一點的修,越修越升級,而我們卻還在用老舊過時的棋盤和規則。

接續前文人本城市的兩個面向:(一)無車城市運動與無車市中心;(二)自行車基礎建設與自行車文化;本文將探討先進國家的城市邁向「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的後兩個面向:(三)減速道路設計:「交通寧靜區(Traffic Calming)」;(四)健全優質的行人環境。(三)、(四)兩項是一體的兩面,不能單獨存在,本文將一起來談。看看其他國家的棋盤是如何將這兩項合併修改和升級的。

減速設計:「交通寧靜區(Traffic Calming)」

開快車是人的天性,很少有人開車騎車上路是自動慢行的。

「十次車禍九次快」這句諺語是國人從小就熟悉的,也道出了世界各國面對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共同的困擾;不管是天性愛開快,或是失神而快、心急而快、恍神而快、疲累而快、驚嚇而快,車輛只要一快,事故傷亡必定隨之而來,一出事往往就懊悔莫及。弔詭的是,賣車廣告都是以標榜駕馭的快感來吸引人,讓人在手握方向盤時就進入了準備馳騁的精神狀態,年輕人騎機車,隨時都想用飆速來展現蓄積的青春活力。

只要方法對,要讓駕駛自動減慢沒那麼難,問題就在,我們總沒用對方法。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