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113年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宜蘭縣道路安全再升級——守護每一步的安心旅程 從非號誌化路口到人行友善街道,打造宜居、安全、永續的交通環境
Written by Jean-CS on 2025-08-19

特別來賓:宜蘭縣政府交通處 李雅蘋科長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個跟大家每天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道路安全!
或許您每天走的巷口、接送孩子的學校周邊、甚至平常開車經過的小路口,都可能因為設計不夠安全,而增加事故風險。
宜蘭縣政府不僅針對列管路口進行改善,還主動鎖定高風險的「非號誌化路口」做試辦工程,讓駕駛更願意減速、停讓,行人過馬路更有保障。而且還搭配中央補助,全面推動校園周邊、行人友善及交通安全的升級計畫,讓大家「出門更安心、回家更放心」。
除了列管路口外,宜蘭縣在道路環境安全提升方面,還有哪些具體作為?
宜蘭縣政府針對非號誌化路口高事故比例(佔總事故的70.8%),主動 盤點112年事故資料,將提升非號誌化路口安全列為改善重點。試辦 重點包括:降低車速、改善路口視距、明確主次幹道劃分、加強路口 警示性與行人安全。
我們選定三星鄉照林路與宜蘭市縣政二街108巷 口為試辦場域,進行標誌標線等交通工程改善,並透過前後期監測分 析成效。
例如照林路改善後,幹道車輛進入路口平均時速由50公里降至45公里,支道車輛的停讓比例也從24.5%提升至29.4%,顯示工程對 駕駛行為已有正面影響,後續將視成效評估是否擴大推動。
另為配合中央政策積極推動人行友善環境及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宜蘭 縣政府提報「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及「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 改善計畫」相關補助案件亦逐年攀升。
112年-114年提報計畫案截至目前已核定件數共計有44案,尚有15案將陸續辦理審查作業,初步統計至114年底共計有32案需執行,115年仍會繼續向中央提案爭取經費支持,致力提升縣內道路環境安全,落實交通宣導,守護人行友善環境。
Q1:非號誌化路口為什麼會是事故熱點?
宜蘭縣的統計顯示,非號誌化路口的事故比例高達70.8%,原因在於駕駛往往忽略停讓義務,且部分路口視線不佳、車速過快。改善這類路口能有效降低碰撞風險。
Q2:照林路試辦改善後,數據有什麼變化?
以三星鄉照林路與宜蘭市縣政二街108巷為例,改善後幹道車速由50公里降到45公里,支道停讓率從24.5%提升到29.4%,顯示駕駛行為已朝安全方向轉變。
Q3:除了工程改善,宜蘭縣還做了什麼配套措施?
除了標誌標線、路口視距改善,縣府也同步加強交通安全宣導、學校交通教育、居民座談會,讓「軟硬體」同步提升。
Q4:校園周邊的安全提升計畫有哪些成果?
宜蘭縣已向中央提報並核定44件相關計畫,包括增設行人專用號誌、退縮圍牆擴大人行空間、調整車道配置等;到114年底會有32案執行中,115年仍持續提案爭取經費。
Q5:未來會不會把試辦成效擴大到全縣?
會的!照林路的成效若持續正面,縣府將評估擴大到其他高事故路口,並與中央補助計畫結合,形成全縣性安全提升網絡。
民眾問答:
Q1:為什麼最近我家附近的斑馬線顏色變綠了?這樣比較安全嗎?
A:是的,綠底行穿線提升辨識度,尤其對夜間或視力較差者更清楚,並可提示駕駛「這是行人專屬區域」,形成視覺警示。
Q2:車道變窄了,開起來不順,這樣真的比較安全嗎?
A:研究顯示適度壓縮車道有助於「車速降低」,駕駛會更專注,對行人更有警覺,整體衝突事件反而減少,提升安全。
Q3:改了號誌怎麼感覺紅燈變久了?
A:《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強調「行人優先」,紅燈時會保留完整時相給行人,讓年長者與兒童過馬路有足夠時間。
Q4:我們社區也有危險路口,怎麼爭取改善?
A:可透過里辦公處向縣府反映,也可撰寫「社區需求報告」,搭配照片與行人流量,縣府交通處每年會有優先評估機制。
Q5:我在宜蘭看到新型閃爍號誌,它有什麼作用?
A:「閃爍式號誌」或「行人感應式號誌」可以提升行人存在感,夜間更明顯,也能減少不必要等待時間,是智慧化措施之一。
Q6:沒有畫紅線的轉角,為何不能停車?
A:轉角即使沒畫紅線,只要會妨礙行人通行或遮擋視線,依《道交條例》仍可開罰,建議至少離轉角5公尺停車。
Q7:街角外推會不會讓大車無法轉彎?
A:設計時會考量大車「轉彎軌跡模擬」,並非一律外推到極限,工程都經專業評估,讓人行安全與車行需求兼顧。
Q8:宜蘭未來還會有哪些地方優先改善?
A:將以學區、老街商圈、醫療院所周邊為優先,像是羅東夜市與宜蘭高中、五結國小等地皆已納入盤點清單。
Q9:行人友善區是什麼?會不會不能開車?
A:「行人友善區」不是全面封路,而是讓車速、車流降低、人行空間提升,例如時速降至30km/hr、增加人行道與植栽分隔。
Q10:交通安全改善只靠工程嗎?有宣導活動嗎?
A:縣府也推動「行走宜蘭」計畫,結合學校課程與社區交通講座,讓民眾從日常認知到「安全走路」的重要性。
Q11:如果我遇到號誌壞了的路口,該怎麼辦?
A:應優先停讓行人,並撥打1999或聯繫警察協助處理。行人在此時也應小心觀察四周車輛動向。
Q12:社區可不可以自己畫行人穿越線?
A:不行。標線需依據《標誌標線設施設計手冊》由專業單位施工,否則恐造成混淆與誤判,反而危險。
Q13:宜蘭有在推智慧交通嗎?
A:有,例如路口攝影感應器、AI行人辨識、智慧號誌試辦區如宜蘭市縣政二街,未來也將逐步擴大。
Q14:我在外地看到「斷點人行道」,宜蘭有嗎?如何改善?
A:過去曾有,現階段縣府針對「人行道中斷」進行持續盤點,並優先改善無障礙銜接及坡道銜接區域。
Q15:改善後就不會再發生事故了嗎?
A:不能保證「零事故」,但透過「工程+教育+執法」三箭齊發,風險可大幅降低,建立一個更安全的日常環境。
「一個人安全過馬路,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開始。」
從路口一條白線開始,我們打造的不只是通行環境,更是尊重、是信任,是對長輩與孩子的守護。
朋友們,交通安全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更需要你我的參與。
開車慢一點,過馬路多看一下,停讓行人就是保護家人。
宜蘭正一步步打造更友善的道路環境,也邀請大家一起守護這份安心,讓「回家的路」永遠是最安全的風景。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