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全台最有Fu的【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即將盛大登場

Written by on 2025-09-26

特別來賓:參山管理處游家麗科長

全台最有Fu的部落盛會來啦!

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 ─ 原藝浪潮 × 永續新未來

各位來到台北車站的朋友!歡迎蒞臨 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

從103年「部落觀光元年」開始到現在,這場嘉年華已經連續辦理12年啦!它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扇大門,帶大家走進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美學、手作工藝與生活智慧,讓國內外旅客深入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並實際走訪部落,成為民眾親近部落文化、體驗原住民族生活美學的重要平台。

今年我們以 「原藝浪潮」 為主題,把全台最有特色的部落文化搬到台北,讓大家一次看個夠、玩得盡興!

本次參展單位除觀光署所轄7處具有原住民族觀光資源的國家風景區(參山、日月潭、阿里山、西拉雅、茂林、東部海岸、花東縱谷)之外,也邀請原民會、勞動部、文化部、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等5部會共同參與,展現推動部落觀光的成果。

Q1. 這次2025年活動日期、時間、地點?

活動日期:114年9月26-28日(星期五至星期日)

活動時間:週五-週六10:30-18:30 (星期日至17:30)

活動地點:台北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廳 (售票大廳)

Q2. 本次活動最大特色是什麼?

今年以「原藝浪潮」為主題,聚焦台灣原住民族深具文化厚度與技藝底蘊的生活智慧,透過嘉年華活動3日多元的活動,傳達部落旅遊能體驗到的特有文化、環境、人文、產業、飲食等獨特性,掀起「原藝浪潮」!

此外,活動規劃以打造「永續未來、智慧體驗」為核心理念,落實活動減廢措施、應用數位科技互動與多國語言導覽服務,讓國內外民眾都能了解活動內容及原民魅力,活動結束後深入到部落旅遊。

Q3. 活動現場有哪些主題專區與吸睛亮點?

為期3天的活動,現場共設有舞台區、部落好物展售區、部落遊程展示區、DIY體驗區及技藝廊道打卡區等5大主題專區,除了36攤來自不同部落的特色工藝、美食、伴手禮及遊程可購買外,還有8場歌舞表演、8場手作體驗,以及多場部落遊程推廣及集客活動,以動態、靜態的方式介紹各地特色遊程及呈現各單位部落觀光成果。

此外,今年嘉年華設計不同主題的拍照打卡區,例如部落問候打卡區介紹16族的你好嗎、謝謝等招呼語,將原民獨有的傳統樂器、編織工藝布置成藝術廊道讓民眾參觀、打卡,以及由部落工藝師親自設計打造園藝春天打卡區,展示部落的服飾美學及竹編工藝,展現部落職人精神。

Q4. 本次活動倡導環保永續及數位體驗,有哪些規劃?

環保永續部分,本次部落嘉年華推動多項減廢與再利用措施,包括線上語音導覽、集點活動與抽獎、循環借用站(餐具/永續杯)、提供二手紙袋再利用、優先選用可重複使用或具二次利用價值之材質製作各類輸出品,以及打卡區以租借方式展示外,新創作的作品(含植物)於活動結束後由部落帶回永續利用。此外,活動3日午餐將代訂環保餐盒店家及安排入住環保旅宿,讓參展者一同實綠色消費。

數位體驗部分,民眾只需透過手機,可進行語音導覽、集點、線上抽獎及AR拍照等無紙化體驗,在輕鬆參與活動的同時,亦能為環境保護貢獻心力,以及部落遊程展示區提供外語語音導覽QR Code,讓外籍人士也可透過語音導覽了解台灣部落觀光的魅力,另部分單位也提供沉浸式數位旅遊體驗,吸引遊客目光。

Q5.台灣目前公告的原住民族有哪些?本次參展有幾族?

依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共有16族,分別是: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本次計有9+1族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阿美族、排灣族、魯凱族、葛瑪蘭族、鄒族、太魯閣族、西拉雅族*(部分部會無特定族別)。

*西拉雅族尚未被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認定。

Q6.活動資訊可在哪查詢? 體驗或外語導覽是否需付費??

活動為免費入場,可至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Facebook 粉絲專頁查詢、加入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LINE帳號,以及到現場可到服務台詢問。

每日提供不同時段的免費手作DIY體驗,建議有興趣的民眾先行線上預約,若名額已滿,也可至現場服務台洽詢是否尚有空位。

除有活動英文DM外,部落遊程展示區提供英、韓語的語音導覽QR Code、服務台提供翻譯機及英、日語導覽服務(駐點及定時導覽解說),以擴大服務範圍與吸引國際旅客參與。

各位好朋友,台灣部落的熱情與美麗文化,正在這裡等著大家一同參與!

三天限定,9月26日到28日,就在 台北車站一樓多功能展演廳,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跟著 YOYO,一起暢遊 2025台灣部落觀光嘉年華,讓我們在「原藝浪潮」中,感受部落的心跳、文化的力量,最有Fu!嘉年華,等你來!

YOYO Live Show(歡迎訂閱/重聽)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