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桃園市工務局談前瞻計畫(上)

Written by on 2020-09-30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特別來賓:
桃園市政府工務局 王旭斌副局長

Q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桃園市政府如何通盤性規劃並了解需求,讓中央與地方攜手打造一美好環境?

桃園市轄內共有13個行政區,每個行政區皆有不同的在地特色及道路改善需求,本府配合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訂定一套提案標準作業流程,讓本市各道路改善工程主辦機關均可利用此管道,提報在地需求給地方政府統籌盤點。

另本府藉由專案計畫方式執行,統籌盤點各單位之提報計畫,以全市均衡城鄉發展,及打造友善通行空間為原則,透過轄內13行政區不同特色,將其融入道路設計構想(如街道家具結合在地意象),成功打造本市各區特色示範道路,並舉辦與中央及其他地方正府經驗分享活動(如107年7月桃園道路品質躍升前瞻研討會),攜手合作打造友善通行美好環境。

Q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桃園市政府做了哪些建設?

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共有九大建設指標,涵蓋路平改善、海綿道路(透飽水道路設計)、自行車路網建置、地下管線整合(建置共同管纜溝,減少道路開挖頻率)、街道家具(如號誌共桿、休憩座椅)、市容管理(纜線清整、下地)、友善通行空間(人行道、無障礙系統設置)等,在各計畫案件執行均以上述指標為導向,因此自106年起陸續獲中央核定46項改善工程(總經費31.23億元,中央補助14.44億元),充分落實公共通行環境整體改善,也讓桃園市民對道路環境改善滿意度大符提升到7成,107年並在全國道路考評(養護及人行環境項目)中榮獲全國第2名佳績。

Q在推動提升道路品質計畫中,最需要人行道建設、最需要我們特別重視的「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三寶,有何保護政策呢?

本市提升道路品質案例中,有不少道路寬度是超過30米的,因此在路口或路段中行人一次性直接穿越之道路設計,對於「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等通行時間需較久者,是不為友善且危險的,特此本市在道路設計考量時,針對路幅寬度較寬之路段,特別加強路口行人安全停等區,在行穿線劃設選擇上也以直線最短距離為原則,並視路口現況增設庇護島,讓「老人、小孩及身權團體」等用路人有安全、可分段穿越路口之停等空間。

Q因應少子化社會的來臨,高雄市政府要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少子化社會通學道路?

依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107年底桃園市老年人口占比為11.4%,雖低於全國平均值(14.6%),惟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本市特別針對計畫道路鄰近醫院、療養中心等醫療機構,將優先納入計畫執行,以本市「亮點計畫:長庚新驛站」為例,便是以龜山長庚醫院為發展中心,整合該區周邊道路(11條,計畫範圍約150公頃),強化無障礙設施之建置及系統性串連,成為整體友善醫療通行空間,未來桃園將持續透過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逐步建構完繕之人行通行路網。

▍相關連結

從數字看桃園

Q因應少子化社會的來臨,要如何利用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建構少子化社會安全通學道路?

桃園自2015年升格之後,在人口福利政策推動上始終不遺餘力,不管是在生育津貼、育兒津貼還是托育補助等柔性政策,在硬體建設上桃園更積極藉由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考量學童上下學通勤安全,針對學區周邊道路,辦理道路改善及通學步道建置,打造社區系統性通學路網,讓人行道化身為孩童安全上學的最後一里路。

實際設計上考量於學校周邊步道採用軟性分隔設施(如連續綠帶)及街道傢俱(休憩座椅),讓孩童與車輛之間有個安全的隔離措施及舒適等候家長的接送區,並設計綠底行穿線,醒目提醒用路人當心學童,且於行穿線上畫設望左、望右等標示,提醒過馬路之學童先行注意車流之動向,透過上述方式提供就學孩童一個安全之通學步道。

▍相關連結

桃園市人口福利政策
【生育津貼】每胎3萬元、雙胞胎每胎3.5萬元、三胞胎以上每胎4.5萬元
【育兒津貼】每月3,000元,至3歲
【托育補助】每月2,000-5,000元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