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頒獎 內政部國土署:青年創意無限 跨國共築人 本幸福.永續街道 《街道進化論》: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青年創意點亮城市未來 跨國共創 × 永續設計 × 行人優先,用創意翻轉你的通勤日常

Written by on 2025-08-19

特別來賓:國土署都市基礎工程組趙啟弘副組長

歡迎來到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主辦的首屆「人本街道黑客松」頒獎典禮!

這次不只是頒獎,更是一次見證青年創意如何改變城市、翻轉街道的時刻!

從智慧行人號誌系統、到行人障礙偵測、再到夜間女性友善照明、聲音導向街道設計,每一項提案都不只是概念,而是實現人本街道夢想的藍圖。

而且這次還有跨國交流亮點——得獎團隊將前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進行成果分享!我們要一起來看看,這場創意的碰撞與跨域合作,如何讓臺灣的街道變得更幸福、更安全、更永續!

Q1:什麼是「人本街道黑客松」?

「人本街道黑客松」是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都市基礎工程組主辦的全國性大專院校創新競賽活動,旨在促進青年參與城市空間規劃與行人友善環境改善。比起一般黑客松聚焦於程式開發,「人本街道黑客松」強調跨領域整合,涵蓋都市設計、資訊科技、社會設計、地理資訊、心理感知等,邀請學生以人本交通與永續街道為核心議題提出實務解方,激發政策創新能量。

Q2:本屆競賽的主題是什麼?

主題為「幸福.永續街道」,希望學生從行人安全、街道公平性、友善環境、都市韌性等面向切入,創造不只是通行功能,更包含社會凝聚與心理安全的街道空間。這也呼應政府推動「以人為本的生活圈」與 2050 淨零轉型政策中所強調的「永續交通與人本設計融合」。

Q3:參與競賽的學校與規模如何?

來自全國大專院校近 50 組隊伍報名,橫跨北中南東與離島,參賽學生來自都市設計、土木、地理資訊、建築、AI、視覺設計、社會學、聲音藝術、心理系等不同背景,呈現高度跨域整合特色。國土署指出,這代表青年對都市議題有深度關心,並願意以行動回應。

Q4:金獎得主是哪所學校?提出了什麼方案?

金獎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奪得,作品名為《人行道行得通》。他們運用 AI影像辨識與路況分析技術,建立障礙熱區的視覺地圖系統,針對人行道上常見的占用、突起、破損、坡度不均、施工未整等問題提出「即時監控+民眾回報+政府決策輔助」整合機制,是科技結合公民參與的典範。

Q5:銀獎與銅獎團隊的作品主題是什麼?

銀獎|台灣科技大學《等一下,綠就來了》:透過智慧號誌預告系統,讓行人能即時得知何時可以通行,減少不耐等待的危險行為,並改善身障者的通行壓力。

銅獎|輔仁大學《擺脫行人地獄》:聚焦校園周邊道路擁擠混亂現象,設計智慧型分流標誌、設置「慢行示意區」,提升學生安全性與生活便利性。

Q6:這次活動有什麼國際合作特色?

本屆活動首度與德國在台協會合作,金獎團隊將前往德國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進行成果簡報與文化交流。柏林工大是城市治理與交通規劃名校,將透過這次交流深化台德雙邊城市合作模式,促成政策與學術共同成長。

Q7:除了前三名,還有哪些創意提案亮眼?

大同大學《在地微光》:針對女性夜間行走的心理壓力,設計可變光源+社區聯防 APP,結合物聯網感測器進行照明與警示。中山大學《巷弄聲景再生計畫》:透過收錄在地聲音記憶(如市場叫賣、巷口鼓聲)並重現於街道,引導慢行與地方認同,為空間創造「文化的聲音標籤」。

Q8:德國在台協會如何看待這次合作?

德國在台協會表示,改善都市街道不只是硬體建設,而需考量文化、性別、年齡、移動方式等多元需求。他們高度肯定本次競賽具備「社會設計」精神,也期待台德能就永續都市治理與市民參與持續交流。

Q9:本活動對政府街道政策有何啟發?

此活動讓政府看到從「使用者視角」出發的創新想法,如 AI 辨識、群眾回報機制、共創照明設計等都已具備試行潛力。國土署表示未來可納入「人本街道設計指引」、「地方示範區實驗」、「市民提案制度」等政策設計參考。

Q10:國土管理署未來是否還會舉辦類似活動?

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強調,「青年提案+公部門採納」的雙向共創平台將持續推動,未來將有更多跨部會資源整合,並結合縣市政府、在地社群、設計師工作坊,共同打造友善街道新典範。

Yoyo 說~

今天的街道不只是一條路,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當青年用創意說出城市的心聲,政策也能更貼近民眾的需要。讓我們期待這些提案不只是比賽中的亮點,更是未來街道上的風景。一起打造一條行得通、走得安心的幸福街道!黑客松,我們明年見!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