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114年07月18日節目

堯堯 2025-07-18

受訪者: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七嘴八舌講清楚~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主題:
打造韌性橋梁網-從評鑑制度到地方執行的安全守護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評鑑制度與在地落實實務觀察你知道嗎?台灣全國橋梁數超過三萬座,幾乎每天我們都會經過其中一座!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橋梁的安全,誰在守護?出現裂縫、鏽蝕、甚至老化問題,又是怎麼發現與補強的呢?

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都市基礎工程組謝忠穎科長,來為大家解密「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評鑑計畫」,從中央制度設計到地方實地執行,讓我們一起認識,什麼是橋梁的U等級?又是如何提前預警與維修?一起守護我們每天行走的安全命脈!

Q1:前面提到評鑑過程如果發現橋梁有些部位有 U3-U4 等級情形?會有追蹤機制嗎?
A1:為了落實「預防性維護管理」的具體作法。透過早期發現 → 密切監控 → 排程 補強,有效降低橋梁突然崩壞的風險,保障民眾通行安全。評鑑結果若顯示橋梁有構件 達到 U3 或 U4 等級,會被登錄於各中央的橋梁維護管理系統中,列為需持續觀察之對象。
地方政府的工程單位需定期回報該構件的變化狀況,直到構件維修完成後才會解除追蹤。

Q2:橋梁評鑑作業是為了確保民眾行的安全,最推動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感想?
A2:橋梁評鑑作業的推動確實對確保民眾的安全至關重要,但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政府 單位、施工單位還是專業技術人員,都會面臨一系列挑戰與困難 橋梁數量多,檢測範圍廣
1. 台灣有成千上萬座橋梁,每一座橋梁的結構、材質和使用年限都不同。這使得每一次 橋梁評鑑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來完成。此外,不同類型的橋梁對檢測技 術的要求也不相同。
這樣的規模龐大的檢測工作會讓人有些壓力,特別是當發現有些橋 梁已經進入危險狀況時,需要進一步協調相關單位進行維修或拆除,這涉及到整個資源 的分配與協調。
節目內容: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都市基礎工程組謝忠穎科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