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局】屏東「線上逛茂林」認識茂林好物

Written by on 2022-06-23

▍yoyo即時報報
跟著yoyo茂管家認識茂林好物、禮納里部落與姥瑰工坊吧!
屏東・禮納里部落|Saabaw!大家好!歡迎來到「脫鞋子的部落」與土地共舞,吃原民美食體驗文化

特別來賓:
茂林管理處 王宗聖秘書

可以請祕書介紹茂管處今年推出的「茂林好物」電商平台有什麼特色嗎?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認識茂林國家風景區裡優質的商家業者,茂管處透過一對一的專案輔導,協助轄內5個原住民鄉區(高雄市茂林區、桃源區、屏東縣三地門鄉、瑪家鄉、霧臺鄉)共計10家業者,將他們的商品上架到網路店商平台「有‧設計uDesign」上。

去年因為疫情因素,許多店家都度過實體店面顧客銳減的嚴峻時期,當時茂管處推出「線上遊茂林」,透過茂管處臉書粉專及官網,宣傳轄內景點與特色店家,效果非常不錯,凸顯網路行銷是當今的趨勢。電商平台的優點除了可以突破地區距離的限制,增加業者宣傳曝光的機會外,現在許多民眾傾向輕便旅遊,或自行車旅遊的遊客,出遊時較不易攜帶太多行李,電商平台也很適合這類型的遊客,提供大家更輕鬆便利的伴手禮購買方式。

民眾要網購「茂林好物」,從有‧設計uDesign網站上的「購設計」頁面下點入「特別企畫」頁面,就能看到「茂林好物Good Maolin」的專區連結,或直接在網站上搜尋「茂林好物」,即可一口氣瀏覽所有商家的商品,享受「線上逛茂林」物色自己喜歡的商品。
 有‧設計uDesign官網:https://udesign.udnfunlife.com/mall/Cc1a00.do

「茂林好物」電商平台裡商品種類非常豐富,包含製作皮雕飾品的「姥瑰工坊」,可以請秘書為我們介紹嗎?

「姥瑰工坊」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以皮革作為排灣族記錄傳統文化的媒介,用皮雕傳播排灣族的生活工藝與文化。

工坊作品中展現的圖紋出自皮雕工藝師─姥瑰之手,姥瑰是來自三地門鄉大社部落的排灣族皮雕工藝師,曾經,因為莫拉克風災讓她離開部落,但本著對家鄉的思念,姥瑰重拾對皮雕創作的熱情,在災後遷移的禮納里部落,這個象徵希望與向前的地方重新紮根,用皮雕向人們訴說她對「家」的思念與想望,也展現皮革與紋理獨特的生命之美。

姥瑰的創作多以蝴蝶、陶壺、百步蛇及原住民神話故事等圖騰為主,將在地元素和生命歷程緊密連結,並賦予藝術化的呈現,轉化傳統元素於日常生活之美當中,希望藉由作品傳遞破繭銳變的自我,築夢踏實的邁向每一步。

姥瑰也很擅長運用皮革本身的原色,突顯材質與雕刻紋路相互交織的美感,因此姥瑰工坊出品的皮件常有一種質樸堅韌又優雅柔軟的魅力。

姥瑰工坊製作的皮件種類相當多樣,光是「茂林好物」電商平台上架的品項就有短夾、長夾錢包、月桃編織牛皮書套、文具袋、名片夾等,可以看出姥瑰不僅皮雕工藝細膩,在元件的搭配與造型剪裁上也具有設計感,且皮雕工藝的特性就是每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絕對不會有一模一樣的色澤跟紋理,因此十分推薦大家入手,擁有一件「僅屬於自己」的皮雕。

「姥瑰工坊」實體店面位於禮納里部落,民眾來到禮納里部落及周邊有什麼好玩的景點呢 ?

姥瑰工坊實體店面就位在禮納里遊客中心旁邊,其實工坊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探訪的據點,店內擺設展現姥瑰渾然天成的美學巧思,運用在地植物製成的乾燥花布置,搭配原木色的桌椅與展示架,與色澤溫潤的皮雕相互輝映,歡迎大家來禮納里部落時也前往姥瑰工坊,進入「美的國度」來場視覺饗宴。

禮納里部落也有「台版普羅旺斯」的美名,四周山林環繞,視野遼闊,具歐洲風情的永久屋中仍蘊藏著排灣族、魯凱族的文化圖騰,民眾可事先向社區預約導覽,用深度巡禮的方式認識部落文化。

禮納里遊客中心前廣場的圓形圖騰作品「圓.原.源」,則是由在地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創作,曾榮獲美國2021 Muse Design Awards景觀設計銀獎,禮納里部落及原民藝術之美備受國際肯定。

在禮納里部落周邊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往北朝三地門方向有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山川琉璃吊橋、地磨兒公園等,往南則可以到涼山遊憩區,欣賞瀑布美景並享受露營樂趣。

也提醒大家疫情期間出遊遵守防疫規範,戴口罩並勤洗手、勤消毒,安心出遊,平安歸。

跟著yoyo進入部落聽故事趣

傳說魯凱族的發源地就在位於屏東霧台的好茶部落,然而 2009 年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八八水災重創霧台,許多原民部落甚至經歷了滅村浩劫,因此被迫遷移至重建永久屋「禮納里部落」,Rinari 意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由三地門鄉的大社部落、瑪家鄉的瑪家部落、霧台鄉的好茶部落遷居組成,三部落各取一字恰巧組成「大家好」一詞,不僅代表了堅強開始新生活的勇氣,也是意味著當地住民落地生根、親土親人的個性。

這片由歐式木造建築構成的美麗聚落,曾被稱為台灣的普羅旺斯,然而「脫鞋子的部落」會是族人更喜歡的稱號,當我們來到每一棟家屋門前,都必須脫下鞋子,以表示對土地、文化和主人的尊重和敬意,對主人來說,進入主客廳者就視為貴賓,我們不只是客人,更是朋友和家人。八八風災後重建的永久屋「禮納里部落」,因歐式木造建築而有「台灣普羅旺斯」的稱號。

「Saabaw」是魯凱族的問候語,可以用於打招呼、道歉、或是致謝,視當下情境和語氣而有著不同的意義。凡發生之事視為好事——走過累累傷痕,感恩、分享、攜手前進風塵僕僕駛過蜿蜒的山路,我們來到「最勇敢的部落——禮納里」,整齊劃一的街道、一幢幢木造的歐式小木屋,有那麼一個瞬間,會有來到南法普羅旺斯鄉間的錯覺,但是走近一看,會在石板屋牆、琉璃珠簾、小米和愛玉的裝飾、或是百合花與百步蛇的圖騰中,讀到屬於台灣原住民部落的風骨。

這裡不是觀光勝地,而是魯凱族人歷經風災後浩劫重生的迦南美地,只是流淌著的並非奶與蜜,而是對「家」的無限憧憬,和安居樂業的簡單心願。跟隨著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龍的腳步,在「小米之家」的主客廳舉辦了一場歡迎儀式,首先,脫下鞋子,一併卸下武裝、放下矜持,彷彿來到久未謀面的老友家中作客,暢飲一杯冰涼的火龍果汁,一邊聆聽理事長與我們分享關於禮納里部落的身世故事。

「過去我們叫做遷徙的民族,但祖先從不怨天尤人,教導我們的態度是:凡發生之事視為好事,學習感恩,把遇到的問題都當成養分,你就會看到改變、會越來越好;珍惜這塊土地、珍惜每一個人,我們做的不只是觀光產業,更重要的是文化附贈。」作為第一批返鄉青年,李金龍想為部落做更多,從原民料理、特色遊程、到共同經營住宿體驗,以美國寄宿家庭的概念為發想,過程中也遭遇過部落長輩不理解的種種挫折,至今發展到 40 多戶接待家庭,讓更多人能夠來去山上住一晚,認識珍貴的原民文化、和居民交朋友當家人,讓部落活起來。

聽完故事後,理事長和接待家庭的 home 媽邀請我們起身,一一為我們戴上花環以示歡迎,接著大家手拉著手一起跳舞,還有教我們魯凱族式的歡呼舞步,肢體殘障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重要的不是舞姿有多曼妙,而是隨著步伐流動最真摯的情感和笑聲。

禮納里部落街道邊沿途可見石板藝術雕刻,傳神的紀錄著歷史故事和發展過程。
永久屋以木造建築為主,有獨棟也有雙拼,每一棟都因著主人不同的個性展現截然不同的樣貌。

李金龍理事長拿著八八風災前後對比的部落照片向我們說明遷居禮納里的艱辛過程。李金龍表示,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三分鐘,所以他要把故事濃縮在三分鐘內講完!歡迎儀式戴完花圈後學習魯凱族式的歡呼舞步,完全舞蹈速成班啊。

李金龍理事長的家名為「小米之家」,因為他是種小米達人,所以把種植豐收的成就放在家中展示。這一面牆的小米種類居然有高達 16 種!

讓人驚喜連連的原住民風味餐:吉拿富、阿拜、小米炸年糕。

跳舞實在是很耗費體力的活動啊,飢腸轆轆的我們看到這滿桌原住民特色料理,實在讓我口水直流,不過!在開動前,李金龍理事長帶領我們做魯凱族的祈福儀式,左手拿起斟滿小米酒的酒杯,右手食指沾一點酒,第一滴朝天潵,謝天神;第二滴朝背後潵,謝祖靈;第三滴朝地潵,謝地神,之後再一飲而盡,就可以正式開始用餐啦!

用餐順序也是有學問的,首先品嚐「吉拿富」、接著享用「阿拜」、第三順位則是「小米炸年糕」,理事長表示,這三項按順序吃完,其他就隨意啦!結果這三道菜飽足感十足,吃完我已經差不多可以撤收了。可食用的假酸漿葉包著芋頭和碎肉,再用月桃繩綑綁,這道「吉拿富」是獵人的便當菜,因為芋頭粉水煮過後膨脹,很容易飽,帶上山打獵時充飢、補充熱量最剛好。

「阿拜」是月桃葉包著小米做成的年糕,內餡則是因地制宜,靠山就包豬肉、靠海就包海鮮。「小米炸年糕」簡直極品!不像一般市面上的紅豆炸年糕那麼死甜、外皮也不會過於油膩,榮登我心目中的第一名!來到部落,野味當然不能少!烤山豬肉和馬告烤香腸,超級下酒啊!

禮納里遊客中心——免費傳統族服體驗

吃飽喝足散散步,除了在部落內沿途欣賞建築和街道的藝術之美,來到禮納里遊客中心,還可以來一場免費的族服體驗,魯凱族與排灣族都是位階相當嚴謹的族群,同時男女之間也界線分明,女生可不能穿著男生的族服喔!

禮納里遊客中心前的廣場繪製了魯凱族文化代表性的圖騰:百步蛇、陶壺、百合花等等。

我們要練習自己的族服自己穿,這些扣子扣得我滿頭大汗,差點手抽筋。配上剛剛歡迎儀式獲得的花環,十足觀光客的模樣呢。來這邊體驗當地文化,留下美麗帥氣的身影,很值得啊!

當家頭目祈福儀式——介紹魯凱族文化、請你吃檳榔!

「頭目」一詞其實是日治時期制定的稱號,過去採取世襲制,有權勢聲望的家族,會負責照顧部落裡的弱勢族群、並維持和平與紀律;而魯凱族是唯一使用百合花作為律法制度的族群,對男性來說,必須獵捕 5 頭公山豬才能獲得 1 朵百合花,這是象徵榮譽的「獵人文化」;對女性來說,貞潔高貴獲得皇后認可方能擁有百合花,這是代表純潔的「淑德文化」;如果表現不佳,頭上配戴的百合花可是會被收回的,而這對魯凱族人來說,可是奇恥大辱!若女子沒有獲得半朵百合花,也可能會一輩子嫁不出去!

當家頭目用族語向我們介紹頭飾上的雄鷹羽毛,象徵雄鷹翱翔盤據天空領土,代表著「凡我所見,皆盡歸我所有」的宣示意義;接著奉上象徵豐收意義的小米酒請我們飲用;最後居然拿出檳榔請我們吃!原來在魯凱族的文化中,檳榔代表了很重要的社交禮儀,是表現誠意的交際食材,不論是拜訪親友或是提親迎娶,都是不可或缺的代表性禮品,如果慶典上少了檳榔就會被視為瞧不起賓客!於是我就在禮納里部落獻出了嚼檳榔初體驗,頭目告訴我們,朝著西方用力將檳榔汁和檳榔渣吐掉,可以趨吉避凶、突破低潮,吐的越遠越好,結果我技術不佳只吐在自己腳邊,只好自我安慰那是因為我沒有什麼厄運需要驅逐。

來到當家頭目的家,門前的石板廣場稱為「主客廳」,是用來聚會討論部落重要事務的地方。這是權力象徵的神聖鞦韆,只有配戴百合花的女子在特殊慶典時可以盪。左邊就是當家頭目,右邊則是翻譯,因為這個皇家祈福儀式一定要用族語進行說明。

姥瑰工坊——皮革鑰匙圈 DIY,最獨特的紀念品

千里迢迢來到部落,一定要帶些有原住民特色的紀念品回家啊!手作皮件藝術品是很不錯的選擇,我們來到姥瑰工坊學習親手打造獨一無二的皮革鑰匙圈,老師細心的向我們說明每一個步驟,從皮革軟化、敲打圖案、塗色上膠、到鑰匙圈組合,失敗率極低!成品非常讓人滿意呢,而且一定要發揮創意,如果能運用原住民特色的圖騰更好喔。

禮納里部落最高學府——長榮百合國小

由於深信改變部落要從孩子的教育著手,因此由張榮發基金會全額出資,認養興建了禮納里部落唯一的學校「長榮百合國小」;而在校園後方,則有部落返鄉青年成立的「深活共構基地」,結合部落、社區、學校,透過戶外探索、校際交流和 DIY 活動課程,期許讓孩子在學習新知的同時,也不忘原民的本、文化的根。長榮百合國小以魯凱族的百合花做為中心思想興建。

有學可上的孩子是幸福的。校園後方有戶外探索教室,讓課程走出戶外,更多元豐富。這是「工寮」,一般會建於田間,做為農忙時休息的地方。
禮納里環區步道全長約 3 公里,全程往返約需 1.5 小時,我們前往一處觀賞夕陽美景的絕佳地點,步道平緩好走,途中可以看到很多部落居民在慢跑散步,悠閒自在,遠離塵囂的部落生活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快意樂活。

luluwan 魯魯灣——季節饗宴的無菜單料理

這麼充實好玩的行程,需要豐盛美味的一餐做為 happy ending!晚餐我們來到魯魯灣,一間無菜單料理餐廳,需要事先預約才能品嚐到的精緻特色料理,小米豬肉吉拿富、紅藜地瓜葉麵包、石板烤豬肉、刺蔥烤雞、樹豆排骨湯⋯⋯還有店主人招待自釀的小米酒,除了完美、滿足找不到別的形容詞啦!

魯魯灣無菜單料理餐廳需要事先預約,千萬別撲空了!


禮納里部落,走過傷痛遷徙而來的新居,沒有深深紮下的根、只有回不去原鄉,但族人們非常努力,不論是建築、美食、或是熱情的人們,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的動人,找個時間來禮納里走走,一定可以獲得滿滿的勇氣,又能活力十足的面對生活了。

YOYO Live Show(歡迎訂閱/重聽)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