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課綱委員會趙家麟委員 (一)

Written by on 2024-01-15

特別來賓:趙家麟(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地景建築系教授)

提升國內市區道路服務品質,完善市區道路職能與既有空間合理分配,大力推動市區道路空間建置及人行環境改善等政策,藉以協助國內各縣市政府持續建構完善市區道路及國內市區道路政策發展。

確實改善公共通行問題,直接且有效提升社區生活品質,藉由人本規劃師制度的建立及推廣,使更多人共同參與,解決道路使用的問題,亦須透過設計者及使用者共同凝聚共識後才得以促成。

今天邀請趙家麟委員來跟大家說明一下,當初受邀參與「推動人本規劃師培育計畫」,直觀的想法是什麼?這個計畫是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地方嗎?

中原景觀的趙家麟教授則是長年專注在「街道」環境,街道作為公私領域的交界、更是人與車混合使用的介面,一路在學院裡教授著人本環境,也倡議著「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我們期望藉由此次的專訪與老師對談這三十年的倡議歷程,以及未來持續推進的可能方向。訪談的開始我們問道,景觀的領域廣泛,而為何老師執著於人本環境、尤其是街道設計上呢?

趙家麟提到他曾在美國紐約與英國牛津讀書,相較於美國西岸,紐約的步行系統相對完整,而生活在牛津時,則是有近19%的居民以自行車通勤,他也在牛津有了騎乘自行車的習慣,完善及舒適的街道,讓他有很好的生活經驗。但當回到台灣時「每一次的場景轉換都是衝擊」,生活經驗的差異,兩相對照在城市環境的設計之中。而當他回到輔大任教時,台灣甚至還沒有「人本環境」的詞彙,所以他開始帶入了Pedestrian Friendly Environment(行人友善的環境)的概念,試圖扭轉台灣以車為主的道路規劃導向。

計畫是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地方?街道是誰的?扭轉台灣交通「車本典範」的人本環境之爭

台灣受美援影響而來的都市與街道規劃,移植了美國的公路主義,人人擁有汽車、道路也為汽車服務,因此當我們的交通政策是為了讓車流順暢,人們行走、活動的空間就勢必受到壓縮。若檢視法規、城市規劃設計、到實體的道路:台灣現況仍是對行人非常不友善的環境,在相關領域倡議多年的趙家麟仍不免有些感慨地說:「如果一個城市要努力的方向是讓城市不塞車、一定是走錯了方向。」

目前道路的工程營造是由內政部負責,但道路交通的相關規範與運輸規劃則是由交通部來進行,而「交通」的任務是讓道路順暢,整體社會的氛圍與用路人也都認為道路應是不塞車、好開的狀態。即使進行了道路人行環境改善的工程,如將路口兩側街角島頭擴大、提升行人的安全,但這讓駕駛感到「不好開」的路口也引起民怨,受民意壓力而又將路口改回原設計。這是趙家麟在無數的現勘與會議之中的日常,他說道「城市空間的改造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事情,前面的溝通是最不容易的事」。

像是他之前在英國指導教授Grahm Smith的建議下,去伯明罕金西區(Kings Heath)地區看一條街,街的兩側是密集的住宅區和沿街商店、來往的行人很多,原本為車禍頻傳的交通幹道,為了降低這裡的車速,減低行人跨越馬路的距離,提升行人安全,市府進行道路瘦身的設計,在道路中心設置長條的行人島,縮減汽車的路幅,這裡隨時都在塞車,行人則可以隨時跨越馬路到中間的長島,再伺機跨越完馬路,這個設施確保了這個地區的行人安全及便利。這樣的設計方案與人本觀念在台灣仍在起萌的階段,我們必須讓大眾了解台灣的城市街道有另外一種選項,人本環境仍是一條漫漫長路。

減緩車速的設計

台灣在引入Traffic Calming這個概念時譯為「交通寧靜區」,趙家麟提醒這其實是一個嚴重的誤譯,Traffic Calming的精神是要讓車速「減慢」,calm不應譯為寧靜,為了讓車速降低,可能會造成更多噪音,如常見的減速丘、跳動路面等,是透過環境設計營造障礙、達成車輛減速的目的。為了讓車速減慢,Traffic Calming是各種設計的「設施」,如行人庇護島、窄車道、減速彎,而不是「區」。

觀念必須改變,街道才能改變:

現在被喻為是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哥本哈根,在50年前也是一個車本的城市,當時的行人並無太多主導權,政府也為了追求現代化,準備建設一條六線道的高速公路穿越北區的住宅區內,但如今能成為人本城市的典範,歸功於丹麥建築師Jan Gehl,他花了40年的時間、一點一滴的將哥本哈根的城市空間還於人們。1962年11月,哥本哈根第一條徒步街成立,民眾說「我們是丹麥人,不是義大利人,在斯堪地那的氣候和文化,無車公共空間是不可能成功的。」經驗分享!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