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臺北市 199 個路口改造,打造安全友善交通環境 行人安心、車輛順暢,台北街道迎來全新革新!-4

Written by on 2025-09-08

特別來賓:台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廖崇耀正工程司

行人安心、車輛順暢,台北街道迎來全新革新!

走在街頭,您是不是常常希望「紅綠燈等候更安全、行人穿越更直覺、車子開起來更順暢」?好消息!臺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正在推動「199 個路口改造計畫」,要讓我們的街道 更安全、更便利、更友善!

今天特別邀請到 台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廖崇耀正工程司 來和大家分享,這次的改造有什麼亮點,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幫助,一起來看看臺北的街道大升級吧!

Q:對於改造大型幹道路口時遭遇的困難,北市府如何突破或解決?

A:

(1) 事前透過路口流量調查、車流模擬分析及套繪轉向軌跡,評估及驗證設計圖說。

(2) 事前透過設計會勘與當地里辦公處說明路口設計概念,事後透過新聞稿、宣導影片、官方臉書及刊物向民眾宣導路型調整使用方法,並配合事後現場會勘,以圖說向議員及當地說明路型調整內容,分析動線

及安全改善情況,以及未來調整方向,並依當地共識提供分段調整之可行方案。

(3) 持續與標線廠商及銑鋪單位溝通協調設計理念及施工方法,避免認知不同帶來之困擾,並配合路面更新工程工序一併施作,以減少反覆工程影響交通流暢,並全程配合現場施工放樣,指導工班劃設方式。

(4) 為利駕駛辨識路型及保障行人安全,於槽化線增設交通桿,避免車輛違規,以保障行人安全。俟駕駛人逐漸習慣動線後,觀察車流實際行駛軌跡成效良好,後續與新工處合作辦理行人庇護設施實體化,亦避免實體化設施需修改時造成不便。

Q:在此次改善計畫中實際執行或是未來預期成效?

A:持續透過道路更新工程期程漸進調整,已陸續完成忠誠路沿線、中山北路、石牌路、承德路等幹道路廊及個別路口路型改造,後續將持續配合路面更新、號誌調整工程及多事故路口進行路型改造,提升路口交通效率,改善行人安全,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環境。

Q:這次「199 個路口改造」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A:核心就是「行人優先,車輛順暢」。透過重新規劃路口動線,減少衝突點,保障行人過街安全,同時優化車流動線,讓駕駛人也能更直覺、更安心。

Q:為什麼選定這 199 個路口優先改造?

A:主要依據事故數據分析與通勤流量,針對「高事故率」及「人車混用頻繁」的路口優先改善,確保效益最大化。

Q:改造有哪些亮點設計?

A:像是「行人庇護島」「槽化線調整」「左轉專用道」「縮短行人穿越距離」等,還有透過智慧號誌調整,讓人車互動更安全順暢。

Q:施工會不會造成交通壅塞?

A:市府會搭配「路面更新工程」一併施工,並避開尖峰時段,縮短工期,減少對民眾交通的影響。

Q:對駕駛人來說,改造後有什麼好處?

A:動線更直覺,減少判斷時間,降低誤闖或臨時變換車道的風險,開車更輕鬆,塞車情況也能逐步改善。

Q:改造後,行人的最大保障是什麼?

A:一是「縮短等待與穿越時間」,二是「增加庇護空間」,三是「減少車輛違規侵入」;也就是走起來更快、更安全、更安心。

Q:社區居民或商家會受到影響嗎?

A:改造前會透過里辦公處與居民溝通,也會考量商圈人潮,盡量讓施工影響降到最低。完成後,商圈人行環境改善,反而能吸引更多人潮。

Q:如果居民覺得路口設計還有改善空間,怎麼反映?

A:可以透過「台北市 1999 市民熱線」、區公所或里長轉介,交通管制工程處會再做現勘與模擬分析,適度調整。

Q:改造之後,會搭配哪些「智慧交通」設施?

A:像是「智慧號誌控制」、「行人專用時相」、「即時監控系統」,讓路口更能因應實際流量彈性調整。

Q:未來預期效益是什麼?

A:整體事故率下降、通行效率提升,打造 安全、人本、永續 的都市道路環境,讓臺北街道更符合國際友善城市標準。

周邊亮點與提醒事項:周邊設備提升:行人庇護島、智慧號誌、無障礙斜坡道。

安全提醒:駕駛請依新標線行駛,行人穿越時務必注意號誌指示。

行人貼心提醒:部分路口設計更新初期,動線稍有不同,請依標誌標線指引行走。

居民好處:路口事故減少、社區環境更宜居、商圈更活絡。

未來發展:持續擴大智慧交通應用,打造行人安心、車輛順暢的臺北新街道。

各位好朋友,臺北的街道正在悄悄變身!

「199 個路口改造」不只是畫線換號誌,而是為了 每一位行人與駕駛的安全。

走路更自在,開車更順暢,社區更宜居。

讓我們一起迎接「樂活街道,自在同行」的新未來!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 

Tagged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