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你我他】高雄市政府- 亮點計畫(上集)

Written by on 2021-07-20

營建你我他 快樂平安行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特別來賓:
高雄市政府 陳海通總工程司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各縣市亮點計畫推動之目的,為從多元使用者的需求角度,進行公共環境診斷,並針對總體盤點結果,以再生或創新思維研擬配套措施、整合相關部會投入之計畫、配合國家經建發展暨交通政策、減少路面挖補頻率、提高車行通行安全、改善市容景觀、提高人行通行安全、創造特色、整體行銷、跨域加值與質量並重為目標,期透過協助地方政府發展具獨特性、唯一性、話題性且能突顯特色、橫向串連各相關產業之亮點,以整合相關前瞻計畫及各項產業,創造加值收益,帶動產業活化及行銷宣傳,以整備成為具競爭力之亮點,並從地方民眾之需求,整備改善各項軟硬體設施,提升道路品質,建構具吸引力之公共環境,以有效提升國民公共通行之意願。

今天邀請到高雄市政府陳海通總工程司,幫大家說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亮點計畫的相關內容。

內政部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亮點計畫 是屬於規模比較大、整合地方資源的大型計畫,這個計畫選點的位置跟最想改變的目標(亮點)有哪一些?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內容確實包括很多面向,幾乎涵蓋了每個人的一日生活所需,其中包含了八大建設計畫:
1. 建構安全便捷的軌道建設
2. 因應氣候變遷的水環境建設
3. 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
4. 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
5. 加強區域均衡的城鄉建設
6. 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
7. 食品安全建設
8. 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

這每一項都跟我們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最切深相關的子計畫屬於行走的部分,也就是我們今天重要議題「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是為因應人口少子化、高齡化,希望透過通用設計强化行人交通機能與安全性,整合公務機關、車站、市集、醫療院所、運動中心、活動中心、學校之周邊路網串連,或廣場、兒童遊戲場、街角空間、公園、騎樓之公共活動空間,重新釐清道路與行人安全間的關係,以友善、安全與無障礙的環境,建構安全無礙的公共通行空間,落實社會照顧機能,並全面性提升友善、安全與無障礙的生活品質。

城鄉建設主要十大工程:
1. 改善停車問題(交通部)
2. 提升道路品質(交通部、內政部)
3. 城鎮之心工程(內政部)
4. 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經濟部)
5. 文化生活圈建設(文化部)
6. 校園社區化改造(教育部)
7. 公共服務據點整備(內政部、衛福部)
8. 營造休閒運動環境(教育部)
9. 客家浪漫合 3 線(客會)
10. 原民部落營造(原民會)

提升道路品質-九大指標
1. 既有道路養護整建
2. 綠色生態路網建
3. 打造綠色運輸系統-建置自行車路網
4. 辦理共同管(線)溝整合與建置
5. 設立街道幸福設施(共桿,標線, 標誌,街道家具等)
6. 型塑城鄉人文地景街道
7. 城市街道市容管理及改善
8. 都市無障礙系統建置
9. 社區照顧環境建置

在推動整合資源、跨域加值與質量並重的前瞻提升道路品質亮點計畫中,這些計畫區域的改善有什麼特色?對民眾又有何幫助呢?

長年以來台灣的街道設計都是以車輛為主要考量,追求運輸工具的流通快速,忽略了街道上其他使用者的需求,就是要創造能讓所有人(包含高齡、兒童、孕婦、身心障礙者和暫時行動失能者等等)都能安全、友善且方便使用的環境,以人為本。

如何讓市區道路車輛行駛減速及禮讓,我們透過車道寬度縮減、路口人行道轉角縮小與停止線往後退增加開車轉向視角,如此一來可降低行車速度、二來提供人行道行更寬更有善空間,九如二路原本人行道 3 公尺,計畫拓寬為 4 公尺,一併整頓公共設施空間,整體建置都市無障礙系統,本計畫也因極端天候影響,我們全面打造透水人行道鋪面,挹注地下水源;在舊城區造街中地下管線整頓及排水系統相當困難,我們挑起重擔整合共同管線並配合重做排水側溝,一來解決凌亂堵塞側溝弱電纜線,二來改善地區性淹水問題;另外設立共桿與街道市容管理及改善。

具體來說:
1. 縮減車道寬度:藉由國內外研究證實,縮減寬度可減低車速、降低事故發生率且不影響流量。
2. 設置路緣石:將人行通道與車行空間作出實體區隔,保障行人安全。
3. 無障礙設計:路口設置警示磚,把轉角轉彎處抬高,行穿線位置留設斜坡,並以綠帶植栽作警示,讓視障朋友更易辨別道路邊界。
4. 人行道改善:採用透水鋪面調節微氣候、降低熱島效應,設置設施帶並拓寬人行空間。
5. 重新配置路燈:原先部分路段僅單邊設置路燈造成街道昏暗,現在兩側皆設置路燈,照亮街道也提升用路安全。
6. 共同管道供給管線:將電信、有線電視、路燈、號誌等管線共同設置,避免日後重複刨鋪開挖路面。

本計畫配合周邊重大建設開發完工後,將引入大量商業人潮,九如二路沿街商店街及周邊商圈復甦,基礎建設人本工程,對於開發後民眾需求我們已經超前部署因應未來需求。

剛剛您有提到關於透水鋪面的工法?

面對全球暖化的環境變遷威脅,各國不斷的尋求人與環境共存的新方針,未來城鄉環境治理應落實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內涵等思維;藉由技術與創新的思維,建設低碳運輸的廊道(如自行車道、人行道),從而復育城市中的街道綠色基盤、增加城市透水及綠覆率等工作,為城市降溫,塑造一個永續減碳的城鄉綠色交通環境。

本計畫秉持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簡稱 LID)的設計理念,透水鋪面工法主要可分軟底工法及硬底工法,九如全面採用硬底透水工法(採 RC 底層搭配透水磚鋪面),不僅得以提高透水效率亦可增加人行道平整度與耐用年限,預估可保存水分 4,670m3 約 2 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並且能讓表面溫度下降約 2.0~3.5℃,調節微氣候、達到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Podcast聆聽(歡迎訂閱/重聽)

YOYO Live Show 樂活街道-自在同行
apple podcast
spotity